裂缝性油藏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数值模拟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37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35页 |
| ·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1-22页 |
| ·双重介质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| 第22-31页 |
| ·有限元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31-34页 |
| ·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| ·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 | 第35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35页 |
| ·主要研究成果 | 第35页 |
| 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35-37页 |
| 第2章 裂缝的参数表征与分类 | 第37-50页 |
| ·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识别特征 | 第37-40页 |
| ·裂缝参数的表征方法 | 第40-44页 |
| ·形态与充填性 | 第40-41页 |
| ·裂缝的表征参数 | 第41-44页 |
| ·裂缝的分类 | 第44-47页 |
| ·裂缝的有效性分类 | 第44-45页 |
| ·裂缝的作用分类 | 第45-47页 |
| ·裂缝的渗流参数计算方法 | 第47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3章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油水两相数学模型 | 第50-57页 |
| ·基岩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4页 |
| ·裂缝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54-55页 |
| ·基岩-裂缝窜流方程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4章 渗流问题有限元法计算原理 | 第57-71页 |
| ·等效积分形式 | 第57-60页 |
| ·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| 第57-59页 |
| ·等效积分的“弱”形式 | 第59-60页 |
| ·有限元插值函数及其选择 | 第60-67页 |
| ·一维线性单元 | 第60-63页 |
| ·二维三角形单元 | 第63-67页 |
| ·数值积分方法 | 第67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5章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油水两相有限元数值模型 | 第71-89页 |
| ·裂缝性油藏的离散 | 第71-73页 |
| ·基岩系统有限元单元特性分析 | 第73-78页 |
| ·裂缝系统有限元单元特性分析 | 第78-83页 |
| ·有限元整体特性分析 | 第83-86页 |
| ·时间差分格式的递推公式 | 第86-8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| 第6章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研究 | 第89-97页 |
| ·梯度法 | 第89-90页 |
| ·共轭梯度法 | 第90-92页 |
| ·预条件共轭梯度法 | 第92-94页 |
| ·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流程 | 第94-9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| 第7章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数值模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97-116页 |
| ·裂缝性油藏概念模型 | 第97-98页 |
| ·裂缝方位对生产动态的影响 | 第98-105页 |
| ·裂缝开度对生产动态的影响 | 第105-107页 |
| ·裂缝长度对生产动态的影响 | 第107-110页 |
| ·裂缝密度对生产动态的影响 | 第110-113页 |
| ·复杂裂缝对生产动态的影响 | 第113-11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| 结论 | 第116-11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7-124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24-125页 |
| 致谢 | 第125-126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