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身份犯的含义、类型与可罚根据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身份与身份犯 | 第10-12页 |
一、身份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二、身份犯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的类型化解读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身份犯的可罚性根据 | 第14-17页 |
一、特殊义务违反论 | 第14-15页 |
二、特别法益侵害论 | 第15页 |
三、侵害特别法益或期待说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与身份在共同犯罪构成中的作用 | 第17-28页 |
第一节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 | 第17-25页 |
一、犯罪客体 | 第17-18页 |
二、犯罪客观方面 | 第18-19页 |
三、犯罪主观方面 | 第19页 |
四、犯罪主体 | 第19-25页 |
第二节 身份在共同犯罪构成中的作用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定罪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评析 | 第28-31页 |
一、分别定罪说 | 第28页 |
二、统一定罪说 | 第28-30页 |
三、折衷说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定罪原则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司法认定 | 第32-40页 |
一、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认定 | 第32-39页 |
二、不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认定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量刑 | 第40-44页 |
第一节 身份犯共同犯罪的量刑原则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身份犯共同犯罪量刑的司法适用 | 第41-44页 |
一、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量刑 | 第41-42页 |
二、不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量刑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