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英文缩略语 | 第10-12页 |
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| 第12-25页 |
干燥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| 第25-40页 |
临床研究 | 第40-46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4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40-42页 |
·病例选择 | 第40-42页 |
·分组与用药 | 第42页 |
3 观察指标 | 第42-43页 |
·疗效性指标 | 第42-43页 |
·安全性指标 | 第43页 |
4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43-45页 |
·中医疗效评定 | 第43-45页 |
·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方法 | 第45页 |
5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45-46页 |
研究结果 | 第46-56页 |
1 临床资料 | 第46-48页 |
·一般资料分析 | 第46-48页 |
2 中医征候治疗结果 | 第48-51页 |
·临床总疗效评定 | 第48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值的影响(见表6~表15) | 第48-51页 |
3 西医治疗疗效 | 第51-56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抗SSA、抗SSB、ANA、RF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1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ESR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1-52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CRP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2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(IgG)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2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(IgM)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2-53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(IgA)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3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Schirmer实验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3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粘度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3-54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粘度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4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4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4-55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(HCT)数值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5-56页 |
讨论 | 第56-61页 |
一、"活血解毒方"的理论基础 | 第56-57页 |
二、活血解毒方的组方意义 | 第57-58页 |
三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| 第58-60页 |
1 临床疗效分析 | 第58页 |
2 临床症状治疗的改善程度 | 第58-59页 |
3 活血解毒方对生化指标及外分泌腺体功能的影响 | 第59页 |
4 活血解毒方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四、安全性评价 | 第60页 |
五、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