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5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课题的研究价值 | 第12页 |
·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同办公系统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同办公系统的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同办公系统的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结构 | 第1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 | 第15-39页 |
·数据库分析 | 第15-20页 |
·数据库系统概论 | 第15-17页 |
·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管理系统 | 第17-20页 |
·ASP 对 SQL Server 2000 的操作 | 第20页 |
·WEB 服务分析 | 第20-24页 |
·WEB SERVICE 简介 | 第20-21页 |
·WEB SERVICE 的典型结构 | 第21-22页 |
·WEB SERVICES 的体系构成 | 第22-23页 |
·ASP.NET 下的WEB 应用 | 第23-24页 |
·协同理论与技术分析 | 第24-38页 |
·协同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4-27页 |
·协同核心技术简介 | 第27-33页 |
·CSCW 理论及其应用 | 第33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同办公的需求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需求目标 | 第39-40页 |
·实现信息共享 | 第39页 |
·方便公文流转 | 第39-40页 |
·配合规章制度的实施 | 第40页 |
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总体特点 | 第40-41页 |
·操作简易规范 | 第40页 |
·运行稳定可靠 | 第40页 |
·信息安全保密 | 第40-41页 |
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总体需求 | 第41-42页 |
·领导干部的办公需求 | 第41页 |
·行政人员的办公需求 | 第41页 |
·专业技术人员的办公需求 | 第41-42页 |
·其他办公需求 | 第42页 |
·协同办公系统的功能需求 | 第42-43页 |
·协同办公系统的模块需求 | 第42-43页 |
·协同办公系统的性能需求 | 第43页 |
·协同办公系统的运行环境需求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同办公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45-60页 |
·总体设计概要 | 第45页 |
·协同办公系统的开发环境 | 第45-47页 |
·操作系统 | 第45页 |
·数据库 | 第45-46页 |
·ASP.NET | 第46-47页 |
·协同办公系统的总体架构 | 第47-52页 |
·构建 ASP.NET 的三层网络架构 | 第47-48页 |
·总体架构的安全性设计 | 第48-52页 |
·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协同过程模型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协同过程的相关概念 | 第52-53页 |
·工作流引擎模型建立 | 第53页 |
·协同办公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 | 第53-59页 |
·我的办公桌模块 | 第54页 |
·公文流传模块 | 第54-55页 |
·信息交流模块 | 第55页 |
·共享硬盘模块 | 第55-56页 |
·会议管理模块 | 第56页 |
·办公用品管理模块 | 第56-57页 |
·人事管理模块 | 第57页 |
·系统管理模块 | 第57-58页 |
·娱乐工具模块 | 第58页 |
·文件管理模块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同办公系统的系统实现 | 第60-88页 |
·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0-67页 |
·数据表设计 | 第60-65页 |
·数据关系设计 | 第65-67页 |
·系统的界面及其功能实现 | 第67-87页 |
·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 | 第67-70页 |
·主界面的实现 | 第70-72页 |
·我的办公桌模块的实现 | 第72-74页 |
·公文流传模块的实现 | 第74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六章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协同办公系统的测试 | 第88-94页 |
·测试目标 | 第88页 |
·测试用例设计 | 第88-89页 |
·办公人员测试用例 | 第88-89页 |
·公文流转测试用例 | 第89页 |
·测试过程 | 第89-93页 |
·系统管理员登录测试 | 第89-90页 |
·人事管理模块测试 | 第90页 |
·普通办公人员登录测试 | 第90-91页 |
·公文流转测试 | 第91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4-96页 |
·课题的总结 | 第94页 |
·课题的进一步展望 | 第94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