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概述 | 第9-13页 |
(一)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| 第9-11页 |
1、未成年人概念 | 第9-10页 |
2、未成年人犯罪概念 | 第10页 |
3、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二)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现状 | 第11页 |
(三) 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二、联合国及域外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立 法与实践 | 第13-16页 |
(一) 联合国的相关规定 | 第13页 |
(二) 美国、日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理论与实践 | 第13-16页 |
1、美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有关规定 | 第13-15页 |
2、日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有关规定 | 第15-16页 |
三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基本理念 | 第16-20页 |
(一) 人文关怀理念 | 第16-17页 |
(二) 恢复性司法理念 | 第17-19页 |
(三) 刑事诉讼谦抑理念 | 第19-20页 |
四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原则 | 第20-24页 |
(一) 双向保护原则 | 第20-21页 |
(二) 寓教于审原则 | 第21-22页 |
(三) 迅速简化原则 | 第22页 |
(四) 分别处理原则 | 第22-24页 |
五、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有关制度的完善与构想 | 第24-35页 |
(一) 对已有制度的完善 | 第24-30页 |
1、应明确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独立司法组织机构 | 第24-25页 |
2、应当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专业化队伍 | 第25-26页 |
3、完善审前调查制度 | 第26-27页 |
4、应规范庭审模式 | 第27-29页 |
5、应明确合适成年人的介入制度 | 第29页 |
6、完善亲情会见制度 | 第29-30页 |
(二) 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立法建议 | 第30-35页 |
1、司法转处制度 | 第30-31页 |
2、刑事和解制度 | 第31-32页 |
3、暂缓判决制度 | 第32-33页 |
4、刑事污点取消制度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后记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