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一、引言 | 第6-13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6-8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3页 |
二、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| 第13-26页 |
(一) 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| 第13-14页 |
(二) 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| 第14-16页 |
(三) 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、规则及结构 | 第16-21页 |
(四) 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 | 第21-26页 |
三、H公司终端安全管理现状 | 第26-29页 |
(一) 身份识别现状 | 第26-27页 |
(二) 终端接入现状 | 第27页 |
(三) 补丁安全、防病毒技术现状 | 第27-28页 |
(四) 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| 第28-29页 |
四、H公司终端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32页 |
(一) 身份识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30页 |
(二) 终端接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0页 |
(三) 补丁安全、防病毒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0-31页 |
(四) 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五、H公司终端信息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| 第32-45页 |
(一) 终端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案 | 第32-34页 |
(二) 终端安全策略强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| 第34-36页 |
(三) 终端安全策略强制系统的功能特性 | 第36-39页 |
(四) 终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| 第39-45页 |
六、对H公司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管理改进的评估 | 第45-51页 |
(一) 终端安全策略强制系统解决的问题 | 第45-47页 |
(二) H公司终端安全管理实现的价值 | 第47页 |
(三) H公司终端安全管理策略和工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 | 第47-51页 |
七、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4页 |
(一) 结论 | 第51页 |
(二) 展望 | 第51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