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 | 第9-12页 |
一、村民委员会的产生 | 第9-10页 |
二、村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乱象 | 第12-20页 |
一、西王庄村的选举情况 | 第12-13页 |
二、汪贾村的选举情况 | 第13-14页 |
三、张贾村的选举情况 | 第14-16页 |
四、刘圪垱村的选举情况 | 第16-18页 |
五、马村的选举情况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情况分析 | 第20-24页 |
一、农民支持村民委员会选举 | 第20页 |
二、贿选情况普遍存在且相当严重 | 第20-21页 |
三、家族势力、黑恶势力、基层政府破坏选举 | 第21-22页 |
四、村民对选举结果喜忧参半 | 第22-24页 |
第四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缺失法律规制 | 第24-29页 |
一、村委会选举的实践价值及“异化” | 第24-25页 |
二、现行法律的滞后和缺失 | 第25-29页 |
(一) 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 | 第25-26页 |
(二) 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 | 第26-27页 |
(三) 《选举法》 | 第27页 |
(四) 《刑法》 | 第27-29页 |
第五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入罪的应然性 | 第29-44页 |
一、村民委员会选举亟需刑法规制 | 第30-31页 |
二、以刑法规制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法制建设的需要 | 第31-32页 |
三、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| 第32-37页 |
(一) 社会危害性释义 | 第32-33页 |
(二) 社会危害性的评价标准 | 第33页 |
(三) 社会危害性的学理分析 | 第33-34页 |
(四)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危害行为 | 第34-37页 |
四、以刑法规制村委会选举是维护宪法实现法制统一的需要 | 第37-40页 |
五、以刑法规制村委会选举是刑法学发展的要求 | 第40-44页 |
(一) 从刑法的现代化方面分析 | 第40-41页 |
(二) 从我国刑事立法的依据分析 | 第41页 |
(三) 从刑法的谦抑性分析 | 第41-44页 |
第六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入罪的立法建议 | 第44-49页 |
一、以刑事政策和司法实践为准绳 | 第44页 |
二、力求罪责相当量刑适度 | 第44-46页 |
(一) 犯罪圈的划定 | 第44-45页 |
(二) 刑罚量的考量 | 第45-46页 |
三、供选罪状方案 | 第46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