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夫妻共同债务的基本理念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 | 第10页 |
第二节 夫妻财产制度之债务承担的历史类型 | 第10-15页 |
一、吸收财产制和统一财产制债务承担 | 第11页 |
二、联合财产制债务承担 | 第11-12页 |
三、一般共同制债务承担 | 第12-13页 |
四、分别财产制债务承担 | 第13页 |
五、限定共同制债务承担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规定概释 | 第15-19页 |
第一节 1950年《婚姻法》夫妻共同债务规定 | 第15页 |
第二节 1980年《婚姻法》夫妻共同债务规定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1993年《婚姻法》司法解释夫妻共同债务规定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2001年《婚姻法》夫妻共同债务规定 | 第17页 |
第五节 《婚姻法司法解释二》夫妻共同债务规定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对夫妻共同债务相关法律规定的评析 | 第19-30页 |
第一节 我国1950、1980年《婚姻法》夫妻共同债务规定评析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2001年《婚姻法》及司法解释夫妻共同债务规定评析 | 第20-30页 |
一、离婚当事人一方恶意伪造债务进行诉讼欺诈 | 第20-23页 |
二、夫妻一方擅自举债另一方举证难 | 第23-27页 |
三、限制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的必要性 | 第27-30页 |
第四章 完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0-36页 |
第一节 实体法上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0-34页 |
一、废除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 | 第30-31页 |
二、设立夫妻债务共同签字制度 | 第31-32页 |
三、限制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| 第32页 |
四、法院判决夫妻债务份额时应当确定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 | 第32页 |
五、建立夫妻分居期间债务制度 | 第32-33页 |
六、刑法方面应当增设“诉讼欺诈罪”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程序法上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4-36页 |
一、建立夫妻约定财产公示公信制度 | 第34-35页 |
二、实行夫妻共同债务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| 第35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