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农艺节水条件下春玉米的非充分灌溉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7页
SUMMARY第7-12页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2-26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非充分灌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非充分灌溉的理论基础第14页
     ·非充分灌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·秸杆覆盖的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·地膜覆盖的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·土壤水热利用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·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研究进展第19-22页
     ·水分生产函数的静态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水分生产函数的动态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·优化农作物灌溉制度第22-26页
     ·根据水量平衡方程确定农作物灌溉制度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根据实际丰产灌水经验确定灌溉制度第24页
     ·确定灌溉制度的新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一些灌溉制度研究结果第25-26页
第2章 材料与方法第26-31页
   ·试验区概况第26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·测定的项目与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·土壤水分的观测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土壤容重的观测第28页
     ·气象资料的观测第28页
     ·蒸发蒸腾的观测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土壤温度的观测第29页
     ·物候期的观测和测产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30-31页
第3章 覆盖条件下春玉米地地温变化规律第31-39页
   ·不同覆盖条件下春玉米地温在垂直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31-33页
   ·覆盖条件下积温与春玉米生育期的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·土壤温度梯度变化规律第34-35页
   ·灌溉前后各覆盖方式下土壤温度变化特点第35-37页
   ·各处理不同时刻土壤温度变化型式第37-38页
   ·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 覆盖条件下春玉米的生长性状与产量第39-53页
   ·不同处理对春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·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叶面积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·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·不同处理对春玉米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·不同处理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45-52页
     ·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·两种覆盖方式下构成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·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 两种覆盖方式下各水分处理对春玉米地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第53-60页
   ·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的确定第53页
   ·不同水分处理的实际灌水量第53-54页
   ·灌水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·全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水分变化第56-59页
   ·小结第59-60页
第6章 两种覆盖方式下各水分处理对春玉米地蒸发蒸腾的影响第60-73页
   ·降雨和灌水对蒸发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·覆盖条件下春玉米日蒸腾量T 和棵间蒸发量E 与蒸发蒸腾ET 的关系第63-64页
   ·覆盖条件下春玉米日耗水强度随生育期的变化第64-67页
   ·覆盖条件下作物系数的确定第67-68页
   ·叶面积指数LAI 与棵间蒸发E 的关系第68-70页
   ·春玉米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第70-71页
   ·小结第71-73页
第7章 春玉米的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第73-81页
   ·春玉米产量与全生育期耗水量之间的关系第73-74页
   ·春玉米产量与阶段耗水量之间的关系第74-77页
   ·经济灌溉定额的最优分配第77-80页
     ·模型建立第78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求解第78-80页
   ·不同灌水处理下春玉米经济效益分析第80页
   ·小结第80-81页
第8章 主要结论与讨论第81-84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·讨论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导师简介第91-92页
个人简介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苜蓿和红豆草根际溶磷菌溶磷特性研究及其对苜蓿生长的影响
下一篇:农艺措施下春小麦非充分灌溉制度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