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4-38页 |
·酸雨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酸雨的概念和成因 | 第14-15页 |
·酸雨的污染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酸雨对植物伤害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0页 |
·对植物的物质代谢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对植物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对植物细胞活性氧防御系统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蛋白组学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蛋白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 | 第21-31页 |
·蛋白分离技术 | 第22-28页 |
·质谱鉴定技术 | 第28-29页 |
·生物信息技术 | 第29-31页 |
·植物非生物逆境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| 第31-35页 |
·植物热响应蛋白组学研究 | 第31-32页 |
·植物冷响应蛋白组学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植物耐旱蛋白组学研究 | 第33页 |
·植物耐盐蛋白组学研究 | 第33-34页 |
·植物响应其它逆境蛋白组学研究 | 第34-35页 |
·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35-38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8-46页 |
·材料培养与处理 | 第38页 |
·材料培养 | 第38页 |
·材料处理 | 第38页 |
·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| 第38-3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8-39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9页 |
·拟南芥生理指标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拟南芥叶片伤害情况的分析与生长量测定 | 第39页 |
·拟南芥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拟南芥叶片MDA含量的测定 | 第40页 |
·生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| 第40页 |
·蛋白质的提取与双向电泳 | 第40-46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40-41页 |
·蛋白质提取 | 第41-42页 |
·蛋白质双向电泳 | 第42-44页 |
·蛋白质的MALDI-TOF质谱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蛋白质鉴定及数据库检索 | 第45-46页 |
第3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46-69页 |
·酸雨胁迫对拟南芥生理功能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·酸雨胁迫对拟南芥叶片伤害的表型 | 第46-47页 |
·酸雨胁迫对拟南芥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酸雨胁迫对拟南芥MDA含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酸雨胁迫对拟南芥生长量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拟南芥蛋白质提取与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 | 第49-52页 |
·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 | 第49-50页 |
·等点聚焦时间的优化 | 第50-51页 |
·蛋白上样量的优化 | 第51-52页 |
·酸雨胁迫下拟南芥蛋白组差异显示 | 第52-60页 |
·酸雨胁迫下拟南芥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| 第60-67页 |
·酸雨胁迫下拟南芥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| 第67-68页 |
·酸雨胁迫下拟南芥差异蛋白质的细胞内定位 | 第68-69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69-86页 |
·拟南芥在酸雨胁迫下生理伤害的机制 | 第69-70页 |
·酸雨胁迫下鉴定的差异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推测 | 第70-82页 |
·物质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| 第70-75页 |
·细胞防御相关蛋白 | 第75-77页 |
·蛋白质修饰、辅助及合成功能等相关的蛋白 | 第77-80页 |
·信号转导相关蛋白 | 第80-82页 |
·酸雨胁迫时间梯度下差异蛋白质数量关系变化及机理推测 | 第82-86页 |
第5章 小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·小结 | 第86-87页 |
·展望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