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商品房按揭的制度源流 | 第11-15页 |
(一) “按揭”词源 | 第11-12页 |
(二) 英美法的按揭(mortgage) | 第12-14页 |
(三) 香港的按揭制度 | 第14-15页 |
二、我国商品房按揭的制度实践 | 第15-26页 |
(一) 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之解构 | 第15-24页 |
(二) 我国商品房按揭风险及其对金融秩序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三、商业银行商品房按揭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 | 第26-39页 |
(一) 按揭贷款合同风险 | 第27-31页 |
(二) 抵押权风险 | 第31-34页 |
(三) 开发商对其保证责任的抗辩 | 第34-36页 |
(四) “假按揭”风险 | 第36-38页 |
(五) “转按揭”风险 | 第38-39页 |
四、商品房按揭贷款风险防范的制度实践 | 第39-61页 |
(一) 按揭银行的风险回避—制度完善 | 第39-43页 |
(二) 按揭银行的风险抑制—社会信用体系 | 第43-49页 |
(三) 按揭银行的风险隔离—建立开发商与按揭贷款的隔离机制 | 第49-50页 |
(四) 按揭银行的风险转移—按揭保险与担保 | 第50-57页 |
(五) 按揭银行风险的法律救济机制—诉讼 | 第57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