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地黄变异类型分析及品质评价
| 致谢 | 第1-8页 |
| 摘要 | 第8-10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| ·地黄的本草考证 | 第10-11页 |
| ·地黄原植物 | 第11页 |
| ·地黄的化学成分 | 第11-12页 |
| ·鲜地黄的化学成分 | 第11页 |
| ·干地黄的化学成分 | 第11-12页 |
| ·熟地黄的化学成分 | 第12页 |
| ·地黄的药理作用 | 第12-13页 |
| ·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| 第12页 |
| ·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| ·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| 第13页 |
| ·其他作用 | 第13页 |
| ·地黄基础生物学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地黄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| 第13页 |
| ·地黄的细胞学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地黄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| 第14页 |
| ·地黄的植物化学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地黄变异类型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形态分类 | 第15页 |
| ·实验分类 | 第15-16页 |
| ·地黄育种学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2 前言 | 第17-18页 |
| 3 材料和方法 | 第18-22页 |
| ·研究地点与自然概况 | 第18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18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18-19页 |
| ·形态特征比较试验 | 第19页 |
| ·物候期及生育期长短的观察比较试验 | 第19页 |
| ·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吸光值的比较试验 | 第19页 |
| ·产量及其构成比较试验 | 第19页 |
| ·化学组分分析 | 第19页 |
| ·解剖结构比较试验 | 第19页 |
| ·测定指标和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·怀地黄农艺性状测定 | 第19-20页 |
| ·怀地黄块根解剖结构的观察 | 第20页 |
| ·怀地黄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| 第20-21页 |
| ·怀地黄中梓醇含量的测定 | 第21页 |
| ·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59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在试区的表现特征 | 第22-24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的植株特征及比较 | 第22-23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的生育期比较 | 第23-24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经济性状的比较 | 第24-32页 |
| ·株高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| ·冠幅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| ·单株叶片数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| ·叶片长度的比较 | 第27-28页 |
| ·叶片宽度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| ·叶片与地面水平线夹角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| ·叶片吸光值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| ·地上部分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| 第31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聚类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花果数量性状的比较 | 第32-34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性状的比较 | 第34-36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生物量的比较 | 第36-47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较 | 第36-41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较 | 第41-47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及叶片中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| 第47-53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| 第47-49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中还原糖含量的比较 | 第49-50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块根中梓醇含量的比较 | 第50-52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叶片中梓醇含量的比较 | 第52-53页 |
| ·怀地黄种质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 | 第53-56页 |
| ·产量性状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| 第53-54页 |
| ·活性成分含量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| 第54-55页 |
| ·活性成分含量与块根解剖结构特征的相关性 | 第55-56页 |
| ·活性成分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| 第56页 |
| ·定向栽培品种筛选 | 第56-59页 |
| ·以块根为收获目的品种筛选 | 第56-58页 |
| ·以叶为收获目的品种筛选 | 第58-59页 |
| 5 结论与讨论 | 第59-64页 |
| ·结论 | 第59-62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性状 | 第59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花果数量 | 第59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下部性状 | 第59-60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生物产量 | 第60-61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活性成分含量 | 第61页 |
| ·怀地黄种质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·定向栽培品种筛选 | 第62页 |
| ·讨论 | 第62-64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上部性状 | 第62-63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的花果数量性状 | 第63页 |
| ·怀地黄不同种质地下部性状 | 第63页 |
| ·选择不同优良品种作为怀地黄定向栽培品种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| ABSTRACT | 第69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