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页 |
一、行刑社会化的进步性和必要性 | 第10-14页 |
(一) 人类对人道主义价值的终极追求 | 第10-11页 |
(二) 行刑资源和社会消化能力有限性的必然要求 | 第11-12页 |
(三) 刑罚谦抑主义进步精神的应有之义 | 第12-13页 |
(四) 缓解刑罚手段与刑罚目的的矛盾的必要性 | 第13页 |
(五) 依靠社会帮教改造罪犯的必然要求 | 第13-14页 |
二、外国开放和多样化行刑制度的社会化发展 | 第14-18页 |
(一) 非监禁刑为主的刑罚在美国的广泛应用 | 第14-16页 |
1.非犯罪化的转向方案 | 第14页 |
2.综合型缓刑制度 | 第14-15页 |
3.个别化的假释制度 | 第15页 |
4.开放化的监禁形式 | 第15-16页 |
(二) 多样化行刑处遇制度是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| 第16-17页 |
1.社会力量支持的社区矫正制度 | 第16页 |
2.灵活性的行刑累进制度 | 第16-17页 |
(三) 开放化多样化的行刑制度在加拿大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低自由限制的社区服刑制度 | 第17页 |
2.逐级递进式的刑释体系 | 第17-18页 |
三、我国行刑社会化发展受到制约的原因探析 | 第18-21页 |
(一) 重刑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| 第18-19页 |
(二) 传统封闭隔离式的监狱设置 | 第19-20页 |
(三) 刑罚执行法律的不到位 | 第20-21页 |
(四) 科学辅助手段没有广泛应用 | 第21页 |
四、行刑社会化在我国行刑实践中的发展方向 | 第21-25页 |
(一) 以罪犯的再社会化为行刑终极目的 | 第21-22页 |
(二) 监禁刑的开放化发展方向 | 第22-23页 |
(三) 多样化个别化的罪犯处遇方案 | 第23-25页 |
1.广泛吸收社会各领域专家参与 | 第23-24页 |
2.尝试服刑制度半开放化 | 第24页 |
3.罪犯矫治方案个别化方向 | 第24-25页 |
五、行刑社会化与监狱行刑制度的创新 | 第25-27页 |
(一) 构建多层次的刑释制度 | 第25-26页 |
(二) 发展新型缓刑形式 | 第26-27页 |
结论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1页 |
致谢 | 第31-32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