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

勒维纳斯他者伦理学的再思考--从后现代到犹太宗教的视角转换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1章 前言第7-20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7-10页
     ·生平及学术生涯第7-9页
     ·主要著作第9-10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状况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状况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6-17页
   ·本论文的写作情况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主要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9-20页
第2章 后现代视角下的他者问题第20-29页
   ·后现代的涵义第20-21页
   ·后现代学者的"他者"研究第21-29页
     ·"他者"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德里达的差异-"延异"他者第22-24页
     ·雅克·拉康的主体与"他者"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勒维纳斯的"绝对他者"第27-29页
第3章 他者伦理学的哲学进路第29-40页
   ·西方哲学传统与他者问题第29-33页
   ·由逃避存在到超越存第33-39页
     ·生存体验与反思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从存在到存在者第34-38页
     ·从"存在者"到"他者"第38-39页
   ·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 他者伦理学的宗教进路第40-53页
   ·转折:犹太教的启迪第40-42页
   ·欲望第42-46页
     ·形而上学的欲望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欲望与乡愁第45-46页
   ·面容第46-49页
     ·伦理学意义上的面容第46-47页
     ·面容就是言说第47页
     ·在面容中显露着上帝第47页
     ·面容的伦理学意义第47-49页
   ·作为"绝对他者"的上帝第49-51页
     ·走出存在论:笛卡尔第三沉思的启示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宗教启示:犹太教的上帝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上帝:既非存在亦非信仰第51页
   ·小结: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第51-53页
第5章 犹太视域下的他者伦理学第53-70页
   ·视域与坐标第53-54页
   ·在犹太教信仰与哲学理性之间第54-57页
   ·上帝观第57-64页
     ·存在主义的缺陷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犹太教的上帝及上帝与人的关系第59页
     ·布伯:临在的上帝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勒维纳斯:"超群到不在场"的上帝"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63-64页
   ·从关系角度谈他者伦理学第64-67页
     ·马丁·布伯的相遇(关系)哲学第65页
     ·绝对他者与"你"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相遇中体现伦理关系第66-67页
   ·小结:在希伯来与希腊之间第67-70页
第6章 结语第70-73页
   ·结构回顾第70页
   ·评价第70-72页
     ·他者伦理学的积极意义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他者伦理学的有限视角第71-72页
   ·思维范式的转变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伊本·阿拉比苏非神秘主义思想探析
下一篇:张东荪伦理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