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1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·本文的内容和目标 | 第11页 |
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本体的基础知识 | 第12-28页 |
·本体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本体的概念 | 第12页 |
·本体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本体描述语言 | 第13-21页 |
·RDF(S) | 第14-16页 |
·OIL | 第16-18页 |
·OWL | 第18-21页 |
·本体的构建 | 第21-24页 |
·本体的结构 | 第22页 |
·本体的建模原语 | 第22-23页 |
·构建本体的规则 | 第23-24页 |
·本体建模工具Protégé | 第24-28页 |
·Protégé简介 | 第24-26页 |
·Protégé中本体的表达 | 第26页 |
·Protégé中本体的开发流程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本体匹配理论以及经典算法 | 第28-50页 |
·本体匹配的基础理论 | 第28-34页 |
·本体匹配概念 | 第28-29页 |
·匹配粒度 | 第29-30页 |
·匹配参数 | 第30页 |
·匹配过程 | 第30-33页 |
·匹配策略 | 第33-34页 |
·匹配维度 | 第34页 |
·本体匹配的基本技术 | 第34-39页 |
·基于元素层的技术(Element-Level) | 第35-37页 |
·基于结构层的技术(Structure-Level) | 第37-39页 |
·国内外重要的本体系统 | 第39-41页 |
·WordNet | 第39-40页 |
·FrameNet | 第40页 |
·GUM | 第40页 |
·OntoSeek | 第40页 |
·Cyc | 第40-41页 |
·HowNet | 第41页 |
·经典的本体匹配框架 | 第41-50页 |
·Cupid 方法 | 第41-43页 |
·Anchor_PROMPT 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SF(Similarity Flooding)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COMA 方法 | 第46-49页 |
·S-Match 方法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一种改进的本体匹配算法的设计 | 第50-63页 |
·OMABOS 算法简介 | 第50-55页 |
·相关定义 | 第50-53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53-55页 |
·算法举例 | 第55-63页 |
·使用Protégé建立简单本体 | 第55-59页 |
·本体间的相似度计算 | 第59-63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63-64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摘要 | 第71-74页 |
Abstract | 第74-77页 |
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