伟大的问号--易卜生“社会问题剧”中的问题性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13页 |
一、易卜生戏剧的创作与影响 | 第7-8页 |
二、我国易卜生戏剧研究现状综述 | 第8-11页 |
三、易卜生"社会问题剧"的界定与评价 | 第11-12页 |
四、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、研究方法、探索目的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易卜生"社会问题剧"的创作缘由 | 第13-19页 |
一、十九世纪欧洲戏剧主流及现实状况 | 第13-15页 |
二、易卜生创作转向: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| 第15-19页 |
第二章 易卜生"社会问题剧"中的社会问题 | 第19-32页 |
一、个人欲望的膨胀——《社会支柱》问题分析 | 第19-22页 |
二、公民身份与角色的错位——《玩偶之家》问题分析 | 第22-25页 |
三、传统礼教的束缚——《群鬼》问题分析 | 第25-29页 |
四、身份与话语权的缺失——《人民公敌》问题分析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易卜生对"社会问题剧"的解决办法 | 第32-41页 |
一、易卜生解决的办法 | 第32-37页 |
二、易卜生解决的程度 | 第37-38页 |
三、易卜生解决的困惑 | 第38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4页 |
一、易卜生戏剧创作的"问题意识" | 第41页 |
二、易卜生戏剧人物的"自审意识" | 第41-42页 |
三、易卜生批判与改良的革新精神 | 第42页 |
四、"伟大的问号"浓重和深刻的含义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后记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