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》的生命伦理思想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2页 |
| ·《黄帝内经》简介 | 第6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6-10页 |
| ·本文中生命伦理的界定 | 第10-12页 |
| 第二章 《黄帝内经》生命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| 第12-18页 |
| ·悟道、行道的认识论 | 第12-13页 |
| ·“人与天地相参”的天人整体论 | 第13-15页 |
| ·阴阳平衡的生命和谐论 | 第15-16页 |
| ·五行生克的生命系统论 | 第16-18页 |
| 第三章 《黄帝内经》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 | 第18-24页 |
| ·“万物悉备,莫贵于人”的贵人原则 | 第18-20页 |
| ·遵循生命的“生长化收藏”之道 | 第20-21页 |
| ·“上下和亲,德泽下流”的有利原则 | 第21-22页 |
| ·对自我生命负责的自主原则 | 第22-24页 |
| 第四章 《黄帝内经》的养生伦理思想 | 第24-30页 |
| ·顺应阴阳四时的养生总则 | 第24-25页 |
| ·修德以养生 | 第25-27页 |
| ·“病起于过用”,凡事当有节制 | 第27-28页 |
| ·“终其天年”的自然死亡观 | 第28-30页 |
| 第五章 《黄帝内经》的医德思想 | 第30-37页 |
| ·医德规范 | 第30-32页 |
| ·医道“非其人勿教” | 第32-33页 |
| ·医者的道德修养 | 第33-34页 |
| ·医德的社会督导 | 第34-37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37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-4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