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氧化锌中砷的脱除与固化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6页 |
| ·砷的概述 | 第8-10页 |
| ·砷的性质 | 第8页 |
| ·砷的用途 | 第8-10页 |
| ·砷的毒性 | 第10页 |
| ·含砷废料的处理方法综述 | 第10-20页 |
| ·沉淀法 | 第10-14页 |
| ·产品回收法 | 第14-18页 |
| ·其它除砷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砷酸钙的水泥固化和稳定性评价综述 | 第20-22页 |
| ·水泥固化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| ·水泥固化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22-23页 |
| 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3-26页 |
|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| 第26-31页 |
| ·实验试剂和设备 | 第26-27页 |
| ·分析检测方法 | 第27-31页 |
| 第三章 次氧化锌中砷的浸出 | 第31-42页 |
| ·次氧化锌样品的表征 | 第31-34页 |
| ·化学成分分析 | 第31页 |
| ·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能谱(EDS)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次氧化锌中砷的浸出 | 第34-38页 |
| ·浸出时间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温度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碱浓度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·L/S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次氧化锌碱性浸出扩大实验 | 第38页 |
| ·浸出液中三价砷的氧化 | 第38-41页 |
| ·空气氧化 | 第38-40页 |
| ·双氧水氧化 | 第40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四章 浸出液中砷的沉淀 | 第42-53页 |
| ·Ca-As-H_2O体系溶解平衡 | 第42-44页 |
| ·浸出液的石灰沉砷实验 | 第44-53页 |
| ·反应pH值对沉砷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钙砷比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温度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最佳条件下的沉砷试验 | 第47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第五章 砷的固化与稳定性评价 | 第53-60页 |
| ·未煅烧砷酸钙固化和稳定性评价 | 第53-55页 |
| ·砷酸钙:水泥质量配比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沉砷中Ca/As摩尔比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砷酸钙洗涤与否的影响 | 第55页 |
| ·煅烧砷酸钙固化的稳定性评价 | 第55-58页 |
| ·煅烧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| ·水泥配比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·沉砷渣洗涤与否的影响 | 第57页 |
| ·沉砷Ca/As摩尔比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·水泥固化块粒度的影响 | 第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0-62页 |
| ·结论 | 第60页 |
| ·建议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