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·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| 第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4-15页 |
2 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与非重点建筑学专业现状 | 第15-23页 |
·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7页 |
·非重点建筑学专业现状 | 第17-22页 |
·师资队伍 | 第17-19页 |
·教学条件 | 第19-20页 |
·学术氛围 | 第20-21页 |
·教育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职业化建筑教育模式 | 第23-33页 |
·非重点与重点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的对比 | 第23-27页 |
·培养方案对比 | 第23-25页 |
·问题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面向市场发展职业化教育模式 | 第27-30页 |
·以建筑学学位评估为导向 | 第27-28页 |
·发展方向初探 | 第28-30页 |
·国外相关教育模式借鉴 | 第30-32页 |
·培养目标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综合素质 | 第31页 |
·建筑设计课重视实践交流 | 第31-32页 |
·合理的培养周期 | 第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区域化建筑教育模式 | 第33-41页 |
·不同地区非重点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对比 | 第33-35页 |
·培养方案对比 | 第33-34页 |
·问题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立足本地发展区域化教育模式 | 第35-37页 |
·建立传统建筑观与人文观 | 第36页 |
·传授适应区域性特征的建筑设计思想 | 第36-37页 |
·国外相关教育模式借鉴 | 第37-39页 |
·美国乡村工作室的教学实践 | 第37-38页 |
·对区域化建筑教育的启示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5 跨学科发展建筑教育模式 | 第41-49页 |
·不同院校背景的非重点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对比 | 第41-45页 |
·艺术院校背景下的非重点建筑学专业——以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为例 | 第41-44页 |
·对比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结合优势跨学科发展教育模式 | 第45-46页 |
·国外相关教育模式借鉴 | 第46-48页 |
·重新认识学科划分,成立跨学科机构 | 第46-47页 |
·争取企业与政府的参与和支持 | 第47页 |
·注重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| 第47-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6 实例分析——兰州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 | 第49-65页 |
·专业背景 | 第49-50页 |
·兰州交通大学概况 | 第49页 |
·建筑学院概况 | 第49-50页 |
·建筑学专业存在的优劣势 | 第50-52页 |
·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| 第50-51页 |
·充足的设计实践经验 | 第51页 |
·具有办学优势的相近学科 | 第51页 |
·师资力量处于劣势 | 第51-52页 |
·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发展方向 | 第52-63页 |
·同一地区不同院校培养方案对比 | 第52-53页 |
·职业化发展方向 | 第53-60页 |
·区域化发展方向 | 第60-61页 |
·跨学科发展方向 | 第61-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5页 |
7 结语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图表目录 | 第69-71页 |
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附录 | 第72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