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

箬竹叶挥发油的提取、分析及抑菌效果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3页
 1 箬竹叶简介第13-16页
   ·箬竹的分布第13页
   ·箬竹及箬竹叶形态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·箬竹叶的化学成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黄酮类化合物第14页
     ·活性多糖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特种氨基酸及肽类第15页
     ·挥发性成分第15页
     ·维生素第15页
     ·茶多酚第15页
   ·箬竹叶开发利用近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用作药物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用作食品包装物第16页
     ·开发新型食品第16页
 2 挥发油的提取分离第16-21页
   ·挥发油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·挥发油的组成第17页
   ·挥发油的提取第17-20页
     ·蒸馏法及其发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溶剂浸提法及其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其它提取工艺进展第20页
   ·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第20-21页
 3 挥发油的抑菌作用第21-22页
   ·挥发油的抑菌效果评价第21页
   ·挥发油的抑菌机理第21-22页
 4 本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-23页
第二章 箬竹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第23-38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3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23页
   ·试验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·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超声辅助提取试验步骤第24页
     ·超声辅助提取结果计算第24页
     ·超声波辅助提取单因素试验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正交试验第25页
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试验步骤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结果计算第26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单因素试验第26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的正交试验第26-27页
   ·同时蒸馏萃取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同时蒸馏萃取试验步骤第27页
     ·同时蒸馏萃取结果计算第27页
     ·同时蒸馏萃取的单因素试验第27-2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·超声波辅助提取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·物料粒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·溶剂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超声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·提取条件优化的正交试验第29-31页
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·萃取压力对提取率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·萃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CO_2流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萃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·提取条件优化的正交试验第33-35页
   ·同时蒸馏萃取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物料粒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 ·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·三种提取方法的综合评价第36页
 3 讨论第36-37页
 4 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三章 不同方法提取的箬竹叶香气成分GC/MS分析第38-54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38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38页
   ·试验仪器第38-39页
   ·样品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·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样品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法样品制备第39页
     ·同时蒸馏萃取法样品制备第39页
   ·试验条件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色谱条件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质谱条件第40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40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0-52页
   ·超声波辅助提取GC/MS结果第40-43页
   ·超临界CO_2萃取GC/MS结果第43-45页
   ·同时蒸馏萃取GC/MS结果第45-49页
   ·不同提取方法综合比较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共有香气成分的比较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同类别香气成分的比较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独有香气组分的分析第51-52页
 3 讨论第52-53页
 4 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四章 箬竹叶挥发油抑菌效果的初步研究第54-63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54-57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54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54页
   ·试验仪器第54-55页
   ·样品制备第55页
   ·菌种活化第55页
   ·抑菌圈测定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滤纸片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菌悬液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倒平板与菌悬液涂布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贴滤纸片第56页
     ·培养条件第56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测定第56页
   ·最低抑菌活性浓度测定第56页
     ·最低抑菌活性试验方法第56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测定第56页
   ·对环境常见霉菌抑制效果第56-57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·抑菌圈试验结果第57-60页
   ·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第60-61页
   ·对环境常见霉菌抑制效果第61页
 3 讨论第61-62页
 4 本章小节第62-63页
第五章 全文总结第63-65页
 1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3页
 2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63-64页
 3 研究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英文缩略词表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作者简历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皱边石杉内生菌的分离、纯化及种属初步鉴定
下一篇:蚯蚓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