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8-11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结构安排 | 第9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、创新点和不足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最优通货区域理论综述 | 第11-23页 |
第一节 早期经典的OCA理论 | 第11-14页 |
一、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| 第11-12页 |
二、经济开放度 | 第12页 |
三、产品的多样性 | 第12页 |
四、其他的OCA标准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OCA理论的新发展 | 第14-17页 |
一、最优通货区域理论的模型化 | 第14-15页 |
二、最优通货区标准的评估的新发展 | 第15-17页 |
第三节 建立共同通货区的成本与收益的OCA理论分析 | 第17-21页 |
一、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| 第17-18页 |
二、建立货币一体化的收益 | 第18-20页 |
三、比较成本和收益对欧洲货币联盟(EMU)扩大的意义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OCA理论中作为选择成员国的重要标准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CEE国家加入欧元区的总体进程 | 第23-30页 |
第一节 CEE各国总体经济情况与欧元区的趋同分析 | 第23-27页 |
一、CEE各国目前的经济趋同态势 | 第23-25页 |
二、CEE各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CEE国家加入欧元区的三个阶段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欧元区与中东欧新成员在欧元区扩大中各自的利益与成本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捷克加入欧元区的OCA理论检验 | 第30-46页 |
第一节 捷克与欧元区的要素流动 | 第30-33页 |
一、捷克与欧元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性 | 第30-32页 |
二、捷克与欧元区之间的金融资本流动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捷克的经济开放度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捷克经济的多样化程度 | 第34-37页 |
第四节 捷克与欧元区的“真实趋同” | 第37-46页 |
一、捷克与欧元区的劳动生产率趋同 | 第38-39页 |
二、捷克与欧元区的经济结构趋同 | 第39-41页 |
三、捷克与欧元区的经贸一体化程度 | 第41-43页 |
四、捷克与欧元区商业周期的趋同状况分析 | 第43-46页 |
第五章 根据《马约》条款分析对捷克加入欧元区进行实证分析 | 第46-57页 |
第一节 《马约》的趋同条款──名义趋同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根据《马约》对捷克进行名义趋同分析检验 | 第47-57页 |
一、价格稳定条款 | 第47-49页 |
二、长期利率条款 | 第49-51页 |
三、汇率稳定条款 | 第51-53页 |
四、财政纪律 | 第53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7-59页 |
注释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后记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