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锂离子电池概述 | 第11-18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1-12页 |
·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发展 | 第12-14页 |
·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| 第14-18页 |
·石墨稀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现状 | 第18页 |
·电化学电容器概述 | 第18-25页 |
·储能机理 | 第19-20页 |
·优势、挑战和应用 | 第20-22页 |
·电极材料 | 第22-25页 |
·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25-26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第2章 氧化镍前驱体的制备和表征 | 第27-40页 |
·引言 | 第2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7-28页 |
·试剂和材料 | 第2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7-28页 |
·材料表征手段 | 第28页 |
·材料制备与表征 | 第28-39页 |
·超薄自组装层级结构氧化镍前驱体的制备和表征 | 第28-32页 |
·花球状层级结构氧化镍前驱体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2-35页 |
·片状结构氧化镍前驱体的制备和表征 | 第35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自组装超薄多孔氧化镍/石墨稀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电性能研究 | 第40-59页 |
·引言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1-46页 |
·试剂和材料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2-43页 |
·材料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·材料表征手段 | 第44-45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8页 |
·物相分析和形貌表征 | 第46-51页 |
·氧化镍/石墨稀层级结构形成原理 | 第51-52页 |
·产物其他表征结果 | 第52-53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53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无模板法合成氧化镍花球及其电化学电容器性能研究 | 第59-68页 |
·引言 | 第59-6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0-62页 |
·试剂和材料 | 第60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60-61页 |
·材料的制备 | 第61页 |
·材料表征手段 | 第61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2-67页 |
·材料表征 | 第62-64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64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85页 |
作者在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