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湿陷性黄土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外对湿陷性黄土的评价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内对湿陷性黄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6-20页 |
| ·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 | 第20-22页 |
| ·强夯法的发展趋势 | 第21页 |
| ·强夯法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| ·地基沉降预测现状 | 第22-2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|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地基特点及宁夏公路地基区划 | 第25-39页 |
| ·湿陷性黄土分布 | 第25-26页 |
| ·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概况 | 第26-28页 |
| ·黄土中盐的分布状况 | 第26-27页 |
| ·黄土的多孔性 | 第27-28页 |
| ·土基回弹模量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土样的物理指标 | 第28-29页 |
| ·土基回弹模量低限值的确定与等级划分 | 第29-30页 |
| ·宁夏公路概述 | 第30-32页 |
| ·已建公路调查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交通量等级的划分 | 第34-38页 |
| ·交通量 | 第34-36页 |
| ·交通量等级的划分 | 第36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湿陷性黄土路基评价及现场处理试验 | 第39-61页 |
| ·公路工程概况 | 第39-40页 |
| ·公路试验段路基处理试验方案 | 第40-42页 |
| ·强夯机具与设备 | 第41页 |
| ·工况设计 | 第41页 |
| ·检测试验 | 第41-42页 |
| ·强夯处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2-59页 |
| ·夯沉量与击数 | 第42-47页 |
| ·200t-m 能级时各物理力学指标与击数的关系 | 第47-51页 |
| ·150t-m 能级时各物理力学指标与击数的关系 | 第51-55页 |
| ·100t-m 能级时各物理力学指标与击数的关系 | 第55-59页 |
| ·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四章 基于BP 网络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预测分析 | 第61-77页 |
| ·概述 | 第61-64页 |
| ·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| 第61-62页 |
| ·指数模型 | 第62-64页 |
| ·BP 网络预测模型 | 第64-68页 |
| ·神经网络介绍 | 第64-65页 |
| ·BP 误差反传神经网络介绍 | 第65-68页 |
| ·基于BP 神经网络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预测 | 第68-74页 |
| ·原理 | 第68-71页 |
| ·BP 神经网络设计 | 第71-74页 |
| ·中营高速公路沉降预测的实例研究 | 第74-76页 |
| ·神经网络仿真参数和初始权值的选取 | 第74页 |
| ·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| 第74-76页 |
| ·小结 | 第76-77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7-78页 |
| ·展望 | 第78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