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少数民族文学论文

刚性之美:蒙古族审美观念研究

论文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3页
导论第13-25页
 一、蒙古族审美观念研究现状及不足第13-19页
 二、作为蒙古族审美本根的刚性之美第19-22页
 三、刚性之美研究的人类学视角及学术价值第22-25页
第一章 蒙古族刚性之美的历史流变第25-48页
 第一节 远古文学中的刚性之美第26-31页
 第二节 中古文学中的刚性之美第31-38页
 第三节 近代文学中的刚性之美第38-42页
 第四节 现代文学中的刚性之美第42-48页
第二章 蒙古族刚性之美的形成机制第48-60页
 第一节 地理环境的自然因素第48-52页
 第二节 民族迁徙的历史因素第52-56页
 第三节 原始宗教的心理因素第56-60页
第三章 蒙古族刚性之美的审美范畴第60-82页
 第一节 狞厉第60-66页
 第二节 劲健第66-72页
 第三节 朴野第72-77页
 第四节 原力第77-80页
 结语第80-82页
第四章 蒙古族刚性之美的艺术表征第82-109页
 第一节 动物原型第82-88页
 第二节 自然原型第88-95页
 第三节 神鬼(魔)原型第95-100页
 第四节 英雄原型第100-109页
第五章 蒙古族刚性之美的南向影响第109-135页
 第一节 含蓄——疏狂第109-117页
 第二节 文雅——拙野第117-127页
 第三节 简古——壮伟第127-135页
余论 中华审美视域下的蒙古族刚性之美第135-142页
 第一节 刚性之美的审美意蕴第135-136页
 第二节 刚性之美的文化探求第136-139页
 第三节 刚性之美的心灵求证第139-140页
 第四节 刚性之美的论题拓展第140-142页
参考文献第142-152页
后记第152-153页

论文共1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(1938-2008)
下一篇:从介入到关怀:晚清小说政治功用性的演变(1902-19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