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强制辩护的基础问题 | 第8-16页 |
一、强制辩护的概念 | 第8-12页 |
(一) 强制辩护的概念梳理 | 第8-10页 |
(二) 强制辩护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 | 第10-12页 |
二、强制辩护的性质与分类 | 第12-16页 |
(一) 强制辩护的性质 | 第12-14页 |
(二) 强制辩护的分类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强制辩护制度的理论依据 | 第16-21页 |
一、无罪推定 | 第16-17页 |
二、程序正义 | 第17-18页 |
三、控辩平衡 | 第18-19页 |
四、国家责任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强制辩护制度的国际视野考察 | 第21-29页 |
一、联合国相关公约及有关文件中的强制辩护制度 | 第21-23页 |
二、不同法系代表国家的强制辩护制度比较 | 第23-29页 |
(一) 英美法系国家的强制辩护制度:以美国为考察对象 | 第23-25页 |
(二) 大陆法系国家的强制辩护制度:以德国为考察对象 | 第25-27页 |
(三) 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我国强制辩护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| 第29-41页 |
一、我国强制辩护制度的现状 | 第29-36页 |
(一) 我国强制辩护制度的立法概况 | 第29-30页 |
(二) 我国强制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6页 |
二、我国强制辩护制度的完善 | 第36-41页 |
(一) 在宪法中确立强制辩护的理念 | 第36页 |
(二) 改变现有指定辩护分类,确立强制辩护制度 | 第36-37页 |
(三) 扩大强制辩护的适用范围 | 第37-38页 |
(四) 将强制辩护的适用阶段提前 | 第38-39页 |
(五) 对于指定辩护的质量进行监督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