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·选题依据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保护性耕作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外保护性耕作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| ·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机现状与发展方向 | 第16-18页 |
| ·国内外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的发展方向 | 第17-18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刀片 | 第18页 |
| ·本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秸秆还田机作业原理分析 | 第20-30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运动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刀片运动方程 | 第20-22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刀片运动轨迹 | 第22-23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刀片的速度分析 | 第23-27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刀片的作业速度 | 第23-25页 |
| ·秸秆粉碎还田刀片的加速度 | 第25页 |
| ·作业节距 | 第25-26页 |
| ·留茬高度 | 第26-27页 |
| ·整机粉碎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刀片类型 | 第27-28页 |
| ·切割方式 | 第28页 |
| ·刀轴转速 | 第28页 |
| ·旋转方向 | 第28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刀片的主要参数确定与加工 | 第30-47页 |
| ·刀片的现状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刀片外型设计及预期优点 | 第31-33页 |
| ·刀片外观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刀片自磨刃设计 | 第32页 |
| ·设计刀片优点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刀片主要参数设计 | 第33-44页 |
| ·刀片参数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刀片厚度设计 | 第34-36页 |
| ·刀片 V-L 折弯角度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·刀片前倾角度设计 | 第37-44页 |
| ·刀片的加工 | 第44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4章 刀片粉碎效果试验研究 | 第47-72页 |
| ·试验条件及方法 | 第47-53页 |
| ·试验地状况 | 第47-51页 |
| ·刀片粉碎性能测定项目及方法 | 第51-53页 |
| ·田间试验设备及仪器 | 第53-55页 |
| ·试验设备 | 第53页 |
| ·1JGHL-140(2)型秸秆粉碎还田机 | 第53-55页 |
| ·刀片结构参数的双因子试验 | 第55-63页 |
| ·试验方案设计 | 第55页 |
| ·试验分析原理 | 第55-60页 |
| 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·刀片工作参数试验 | 第63-68页 |
| ·拖拉机前进速度对秸秆粉碎率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| ·刀辊转速对秸秆粉碎率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| ·刀辊转速与拖拉机前进速度的交互作用对秸秆粉碎率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| ·整机综合效果测试 | 第68-71页 |
| ·试验工况 | 第68页 |
| ·试验结果 | 第68-7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第5章 刀片自磨刃性能试验 | 第72-77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72页 |
| ·试验设备 | 第72-73页 |
| ·试验磨料选择 | 第73-74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74-75页 |
| 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5-7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| ·结论 | 第77页 |
| ·展望 | 第77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5页 |
| 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85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