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8页 |
·互连网络应用及其分类 | 第14-16页 |
·TORI 网络互连技术概述 | 第16-22页 |
·拓扑结构 | 第16页 |
·交换技术 | 第16-18页 |
·路由算法 | 第18-22页 |
·TORI 网络路由算法设计基本要求 | 第22-26页 |
·死锁的产生 | 第22-23页 |
·死锁的避免 | 第23-25页 |
·死锁的恢复 | 第25-26页 |
·TORI 网络容错概述 | 第26-27页 |
·容错的必要性 | 第26页 |
·主要容错技术 | 第26-27页 |
·全文研究思路及其内容安排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TORI 网络容错路由算法研究 | 第28-39页 |
·容错路由算法设计的条件限制 | 第28-30页 |
·基于本地信息 | 第28-29页 |
·死锁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相关问题及其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故障类型 | 第30页 |
·故障模型及其分布 | 第30-33页 |
·相关工作与本文研究角度 | 第33-35页 |
·相关工作介绍 | 第33-34页 |
·本研究的角度选取 | 第34-35页 |
·容错性能评估参数 | 第35-36页 |
·工程实现问题 | 第36-38页 |
·本章内容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故障模型形成算法 | 第39-49页 |
·受限故障模型概述 | 第39-42页 |
·受限凸形故障模型 | 第39-40页 |
·受限凹形故障模型 | 第40-41页 |
·外环及受限凸形故障模型 | 第41-42页 |
·受限故障模型形成算法 | 第42-48页 |
·受限凸形故障模型形成算法 | 第42-45页 |
·受限凹形故障模型形成算法 | 第45-46页 |
·外环形成算法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内容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TWO-LEVEL-TURN-MODEL 容错路由算法 | 第49-63页 |
·被采用的两种转弯模型 | 第49页 |
·报文分类 | 第49-50页 |
·受限凸形故障模型下的TWO-LEVEL-TURN-MODEL 容错路由算法 | 第50-59页 |
·转弯模型在受限凸形故障模型下的容错特性 | 第50-53页 |
·容错路由算法描述与实现的关键 | 第53-56页 |
·虚通道的使用及死锁避免 | 第56-57页 |
·故障不包含边界节点 | 第56-57页 |
·故障包含边界节点 | 第57页 |
·仿真及其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仿真模型概述 | 第57-58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58-59页 |
·受限凹形故障模型下的TWO-LEVEL-TURN-MODEL 容错路由算法 | 第59-62页 |
·转弯模型在受限凹形故障模型下的容错特性 | 第59-60页 |
·路由算法概述即实施关键 | 第60-61页 |
·虚通道使用及死锁避免 | 第61页 |
·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内容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基于故障环上流量均衡的容错路由算法 | 第63-71页 |
·问题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外环及对已有容错路由算法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外环 | 第64页 |
·外环对已有容错路由算法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基于故障环上流量均衡的TWO-LEVEL-TURN-MODEL 容错路由算法 | 第65-69页 |
·基于故障环上流量均衡容错路由算法概述 | 第65-68页 |
·虚通道使用及死锁避免 | 第68页 |
·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内容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本文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8-7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