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6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临床观察 | 第10-24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0-13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10页 |
·病例选择 | 第10-12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评价指标 | 第13页 |
3 评价标准 | 第13-15页 |
·主要疗效指标评价标准 | 第13页 |
·次要疗效指标评价标准 | 第13-15页 |
·安全性评价标准 | 第15页 |
4 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| 第15-16页 |
5 统计分析 | 第16页 |
6 结果 | 第16-24页 |
·病例完成情况 | 第16-17页 |
·入组时两组受试者的可比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疗效评价 | 第18-23页 |
·安全性评价 | 第23-24页 |
讨论 | 第24-31页 |
1 西医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认识及治疗药物 | 第24-26页 |
2 对照药物及安慰剂方法选择探讨 | 第26-27页 |
3 症状计分标准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4 郁乐疏合剂对抑郁症的症状的影响 | 第28页 |
5 郁乐疏合剂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| 第28-31页 |
结论 | 第31页 |
问题和展望 | 第31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综述 | 第35-47页 |
附录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