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4-23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5-21页 |
·多旋回盆地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古隆起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塔里木盆地勘探现状及认识 | 第18-19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21页 |
·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21页 |
·主要创新性成果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塔里木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| 第23-35页 |
·塔里木盆地构造分区特征 | 第23-27页 |
·塔里木盆地构造分层特征 | 第27-33页 |
·下构造层 | 第29-31页 |
·中构造层 | 第31页 |
·上构造层 | 第31-33页 |
·塔里木盆地隆坳叠合地质结构特征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构造特征 | 第35-66页 |
·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类型 | 第35-37页 |
·沙雅残余古隆起构造特征 | 第37-46页 |
·构造格局 | 第37-38页 |
·断裂发育特征 | 第38-43页 |
·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| 第43-46页 |
·卡塔克稳定古隆起构造特征 | 第46-56页 |
·构造格局 | 第46-50页 |
·断裂发育特征 | 第50-54页 |
·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| 第54-56页 |
·巴楚活动古隆起构造特征 | 第56-66页 |
·构造格局 | 第57-58页 |
·断裂发育特征 | 第58-64页 |
·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| 第64-66页 |
第4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及展布特征 | 第66-106页 |
·塔里木盆地演化格局 | 第66-72页 |
·古隆起区古构造恢复研究 | 第72-92页 |
·剥蚀量恢复方法原理 | 第72-76页 |
·古构造复原方法 | 第76-78页 |
·主要不整合面剥蚀量及古构造复原 | 第78-92页 |
·不同时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| 第92-98页 |
·加里东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| 第92-96页 |
·海西早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| 第96-97页 |
·海西晚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| 第97页 |
·印支-燕山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| 第97-98页 |
·喜马拉雅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| 第98页 |
·沙雅、卡塔克和巴楚古隆起演化对比 | 第98-106页 |
第5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| 第106-150页 |
·古隆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对比 | 第106-133页 |
·烃源岩特征 | 第106-109页 |
·储集层特征 | 第109-114页 |
·圈闭类型及展布特征 | 第114-120页 |
·成藏组合特征 | 第120-122页 |
·油气输导特征 | 第122-129页 |
·不同类型古隆起成藏模式 | 第129-133页 |
·古隆起控藏系统 | 第133-144页 |
·隆坳格局制约烃源岩展布及热演化 | 第134-136页 |
·古隆起展布控制储层发育及改造 | 第136-137页 |
·古隆起形成发展控制圈闭类型 | 第137-138页 |
·古隆起变迁控制输导路径和运移指向 | 第138-142页 |
·古隆起变革期控制成藏期次 | 第142-144页 |
·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成藏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| 第144-150页 |
·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成藏规律 | 第144-147页 |
·塔里木盆地有利勘探方向 | 第147-150页 |
结论 | 第150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-1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3-17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1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