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|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|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| 1 关于中医学合理性的界定 | 第14-18页 |
| ·医学合理性理论的提出 | 第14-15页 |
| ·中医学合理性的内涵及本质 | 第15-16页 |
| ·中医学合理性的原则 | 第16-18页 |
| 2 中医学是一门人文特色较浓厚的医学 | 第18-32页 |
| ·中医学不符合西方科学划界的标准 | 第18-22页 |
| ·中医学的定义特质 | 第19页 |
| ·关于科学划界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| ·中医科学性的判定 | 第20-22页 |
| ·中医学诞生的天然文化母体——道统文化 | 第22-24页 |
| ·中医学起源的地域特征 | 第22-23页 |
| ·中医学起源的道统——人文文化特征 | 第23-24页 |
| ·中国哲学特质对中医学方向和目标设定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·道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思维特质 | 第25-30页 |
| ·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| 第26-28页 |
| ·模糊与精确 | 第28-29页 |
| ·整体与个体 | 第29-30页 |
| ·中西文化的发展——平行、冲突与融合 | 第30-32页 |
| 3 中西医融合过程中方法论的互补性 | 第32-46页 |
| ·内求法——中医学的方法论 | 第32-36页 |
| ·内求法的古成果——经络学说的建立 | 第32-34页 |
| ·古代医哲对内求成果的表述——名可名,非常名 | 第34-36页 |
| ·内求法的必要性——科学思维中的非逻辑方法 | 第36-39页 |
| ·形象思维 | 第37页 |
| ·直觉思维 | 第37-39页 |
| ·外求法——西医学的方法论 | 第39-41页 |
| ·分析法 | 第40页 |
| ·综合法 | 第40-41页 |
| ·外求法与内求法的辩证关系 | 第41-46页 |
| ·对立关系 | 第42-43页 |
| ·互补关系 | 第43-46页 |
| 4 中医学整体观对构建"后现代医学模式"的启示 | 第46-66页 |
| ·中医学整体观综述 | 第47-57页 |
| ·世界整体普遍联系统一的物质基础——气 | 第47-50页 |
| ·天人整体观——人与环境的统一 | 第50-55页 |
| ·人体自身是统一的 | 第55-56页 |
| ·人的心身是统一的 | 第56-57页 |
| ·整体观的价值与医学模式的选择 | 第57-66页 |
| ·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基本差异 | 第57-58页 |
| ·医学思维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| 第58-60页 |
| ·关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反思 | 第60-62页 |
| ·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构建“人医学”模式 | 第62-63页 |
| ·中医学朴素的人医学模式对构建后现代人医学模式的价值 | 第63-66页 |
| 结语与展望 | 第66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| 附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