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腙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检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1-12页
第1章 引言第12-38页
   ·金属离子识别及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·荧光探针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现状第13-29页
     ·反应型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第13-20页
     ·络合型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第20-29页
   ·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检测简介第29-34页
     ·荧光探针与DNA 共价连接的SNPs 检测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荧光探针与DNA 非共价连接的SNPs 检测法第31-34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目标和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·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7-38页
第2章 基于铜离子诱导的香豆素内酯水解反应检测水溶液中的铜离子第38-59页
   ·引言第38-3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9-43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9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·水解反应产物的鉴定第40页
     ·细胞内铜离子成像第40-41页
     ·7-二乙胺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第41-43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3-57页
     ·7-二乙胺基香豆素-3-(2-羟基苯胺)希弗碱与铜离子反应的光谱变化及反应机理第43-50页
     ·水溶液中检测铜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·铜离子的工作曲线及低浓度下动力学曲线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与其它反应型铜离子探针性质比较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细胞内铜离子成像研究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3章 基于水杨醛腙衍生物的双波长比率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第59-78页
   ·引言第59-6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0-64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60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样品中的锌离子浓度测定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水杨醛腙衍生物的合成第62-6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4-76页
     ·乙酰水杨醛腙与锌离子络合前后的光谱变化及结合比第64-65页
     ·1-芘基丁酰基水杨醛腙与锌离子络合前后的光谱变化及结合比第65-68页
     ·1-芘基丁酰基水杨醛腙检测锌离子的机理研究第68-69页
     ·1-芘基丁酰基水杨醛腙检测锌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第69-71页
     ·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第71-74页
     ·锌离子的工作曲线及检测限测定第74-76页
     ·实际样品分析第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4章 基于罗丹明B 水杨醛腙衍生物的双波长比率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第78-96页
   ·引言第78-7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9-84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79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样品中的锌离子浓度测定第80页
     ·罗丹明 B 酰4-N,N-二乙胺基水杨醛腙及参比化合物的合成第80-8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4-95页
     ·罗丹明 B 酰4-N,N-二乙胺基水杨醛腙与锌离子络合的光谱变化及检测机理第84-89页
     ·检测锌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第89-91页
     ·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第91-93页
     ·锌离子的工作曲线及检测限测定第93-94页
     ·实际样品分析第94-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第5章 荧光增强型镁离子荧光探针第96-105页
   ·引言第9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96-99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96-97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97页
     ·样品中的镁离子浓度测定第97页
     ·探针及参比化合物的合成第97-9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9-104页
     ·探针与镁离子络合的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变化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·参比化合物与镁离子的结合特性第103-10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4-105页
第6章 双探针法和突起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第105-117页
   ·引言第105-10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106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2-胺基-5,7-二甲基-1,8-萘啶的合成第107页
     ·DNA 碱基突变的检测第107-10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09-116页
     ·荧光探针引起的 DNA 双链解旋温度变化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双探针法和突起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·变异碱基两侧碱基的影响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双探针法和突起法检测实际基因序列中的C 碱基突变第115-11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全文总结第117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35页
致谢第135-136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6-137页

论文共1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铜催化的炔烃参与的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
下一篇:过渡金属催化的含氮芳香化合物的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