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血配合针刺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2-26页 |
| 一、祖国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 | 第12-20页 |
| (一)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中医药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概况 | 第13-20页 |
| 二、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 | 第20-24页 |
| (一)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| 第20-22页 |
| (二)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概况 | 第22-24页 |
| 三、针刺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机理 | 第24-25页 |
| 四、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章 临床研究 | 第26-37页 |
|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| 第26-37页 |
| 一、合格受试对象 | 第26-27页 |
| (一) 诊断标准 | 第26-27页 |
| (二) 纳入标准 | 第27页 |
| (三) 排除标准 | 第27页 |
| 二、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| 第27-29页 |
| (一) 临床研究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(二) 随机化方法 | 第28页 |
| (三) 治疗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(四) 观测指标及观察方法 | 第29页 |
| (五) 意外情况的处理 | 第29页 |
| 二、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9-30页 |
| 三、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| 第30-31页 |
| 四、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| 第31-37页 |
| (一) 一般资料 | 第31页 |
| (二) 两组可比性检查 | 第31-33页 |
| (三) 疗效比较 | 第33-37页 |
|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| 第37-41页 |
| 一、取穴依据 | 第37页 |
| 二、刺络放血的作用 | 第37-38页 |
| (一) 祖国医学的论述 | 第37-38页 |
| (二) 现代医学对刺血作用的相关研究 | 第38页 |
| 三、临床疗效观察指标选用依据 | 第38-39页 |
| (一) 视觉模拟评分法(VAS) | 第38页 |
| (二) 六点行为评分法(BRS-6) | 第38-39页 |
| 四、本研究结果讨论 | 第39-40页 |
| (一) 临床疗效比较 | 第39页 |
| (二) 在疼痛程度VAS评分方面的比较 | 第39页 |
| (三) 在BRS-6行为评分方面的比较 | 第39-40页 |
| 五、不足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| 结语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| 附录 | 第45-48页 |
| 附录1 VAS疼痛评分尺 | 第45页 |
| 附录2 行为评分法(BRS-6) | 第45-47页 |
| 附录3 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评定方法 | 第47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