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0-18页 |
一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| 第10-11页 |
二 病因病机 | 第11页 |
三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进展 | 第11-16页 |
(一)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药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(二) 分期分型治疗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(三)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| 第13-14页 |
(四) 其他疗法 | 第14-16页 |
四 现状分析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| 第18-22页 |
一 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| 第18-19页 |
(一) 诊断标准 | 第18-19页 |
(二) 纳入标准 | 第19页 |
(三) 排除标准 | 第19页 |
二 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| 第19-22页 |
(一) 临床研究设计及分组方法 | 第19-20页 |
(二) 治疗方案 | 第20页 |
(三) 观察指标 | 第20页 |
(四) 疗效评价标准 | 第20页 |
(五) 统计学处理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研究结果 | 第22-26页 |
一 两组可比性检查 | 第22-23页 |
(一) 性别、年龄、病程 | 第22页 |
(二)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| 第22页 |
(三) 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程度比较 | 第22页 |
(四) 小结 | 第22-23页 |
二 治疗后疗效分析 | 第23-25页 |
(一)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| 第23-24页 |
(二) 两组主要症状缓解比较 | 第24-25页 |
三 安全性检测 | 第25页 |
四 不良事件观察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| 第26-30页 |
第一节 右归丸组方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右归丸治疗哮喘机理分析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| 第28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附录 | 第33-34页 |
致谢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