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与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导论第8-14页
 一 研究的缘起第8-9页
 二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
  (一) 研究目的第9页
  (二) 研究的意义第9页
 三 文献综述第9-13页
  (一) 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第9-10页
  (二) 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第10-13页
 四 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(二) 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
 五 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第13-14页
  (一) 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13页
  (二) 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一章 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及当代价值第14-29页
 一 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第14-21页
  (一) 人与自然的本质第14-17页
  (二) 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7-21页
 二 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的发展第21-26页
  (一) 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-23页
  (二) 生态经济理论第23-24页
  (三) 循环经济理论第24-26页
 三 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的当代价值第26-29页
  (一) 转变传统自然观念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26-27页
  (二)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27页
  (三) 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,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第27-29页
第二章 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第29-34页
 一 山西省煤炭资源概况第29-31页
  (一) 煤炭资源丰富第29页
  (二) 煤炭储量大、煤种全、品质优第29-30页
  (三) 地质结构简单,易开采第30页
  (四) 区位优势明显,交通运输便利第30-31页
 二 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第31-32页
 三 煤炭资源在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32-34页
第三章 山西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4-41页
 一 资源浪费严重第34-35页
  (一) 矿业秩序混乱、回采率低第34页
  (二) 煤炭采厚弃薄、优质劣用第34页
  (三) 与煤共生、伴生的矿产资源利用率低第34-35页
 二 环境问题突出第35-36页
  (一) 大气污染第35页
  (二) 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第35-36页
  (三) 土地资源的破坏第36页
 三 产业结构单一第36-37页
 四 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第37-38页
 五 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第38-39页
 六 社会问题突出,发展负担沉重第39-41页
第四章 马克思资源环境理论对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第41-50页
 一 大力倡导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第41-44页
  (一)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第41-42页
  (二) 贯彻环境保护政策第42-43页
  (三) 增强环保意识第43-44页
 二 积极推行以循环经济为主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第44-46页
  (一) 实施清洁生产第44-45页
  (二) 对废弃物进行利用第45-46页
 三 加快推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第46-50页
  (一) 实现煤炭产业资源整合第46-48页
  (二) 推动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第48页
  (三) 发展替代产业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态补偿区域的空间选择研究--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地生态系统为例
下一篇:碳纳米管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