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研究
| 目录 | 第1-8页 |
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5页 |
| ·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 | 第11-13页 |
| ·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发展概况 | 第11页 |
| ·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构成特点 | 第11-13页 |
| ·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优缺点 | 第13页 |
| ·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发展状况 | 第13-16页 |
| ·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内发展状况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内外对冷弯薄壁型轻钢住宅的理论研究 | 第16-21页 |
| ·国外对冷弯薄壁型轻钢构件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国内对冷弯薄壁型轻钢构件的研究 | 第18-21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22-2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分析 | 第25-45页 |
| ·国内外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研究状况 | 第25-26页 |
| 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25页 |
| 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25-26页 |
| ·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26-30页 |
| ·概述 | 第26页 |
| ·单元的选取 | 第26-27页 |
| ·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 | 第27-28页 |
| ·几何非线性 | 第28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| ·边界约束条件 | 第29页 |
| ·求解及结果后处理 | 第29-30页 |
| ·现有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试验 | 第30-31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| 第31-35页 |
| ·参数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35-36页 |
| ·有限元数值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·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性能参数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·开洞组合墙体抗剪强度建议计算公式 | 第41-43页 |
| ·基本假定 | 第41页 |
| ·公式推导 | 第41-42页 |
| ·简化公式和理论计算公式的结果对比 | 第42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三章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弹性时程分析 | 第45-60页 |
| ·弹性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6页 |
| ·烈度7度区计算分析 | 第46-51页 |
| ·模态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各种荷载工况下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| 第48-51页 |
| ·地震作用计算分析 | 第51-59页 |
| ·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角点位移 | 第51-57页 |
| ·结构层间位移 | 第57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四章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弹塑性时程分析 | 第60-84页 |
| ·结构弹塑性模型的建立 | 第60-62页 |
| ·模型的布置及构成 | 第60-61页 |
| ·模型的假定 | 第61-62页 |
| ·模态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承载能力分析 | 第63-66页 |
| ·荷载的施加 | 第63页 |
| ·各模型承载力比较 | 第63-66页 |
| ·最大位移分析比较 | 第66-68页 |
| ·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 | 第68-71页 |
| ·地震动下结构位移的比较 | 第68-69页 |
| ·结构层间位移 | 第69-70页 |
| ·结构加速度反应 | 第70-71页 |
| ·大震作用下结构反应 | 第71-82页 |
| ·结构顶点位移反应 | 第71-76页 |
| ·结构层间位移 | 第76-78页 |
| ·结构加速度反应 | 第78-81页 |
| ·结构应力 | 第81-82页 |
| ·组合墙体地震下的抗剪分析 | 第82-8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| 结论 | 第84页 |
| 展望 | 第84-8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-92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