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breviations | 第1-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茅苍术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3-62页 |
一、引言 | 第13-15页 |
二、化合物结构图 | 第15-17页 |
三、结果与讨论 | 第17-35页 |
四、活性筛选结果 | 第35-36页 |
五、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 | 第36-39页 |
实验部分 | 第39-62页 |
一、实验仪器 | 第39页 |
二、植物来源及鉴定 | 第39页 |
三、提取与分离 | 第39-43页 |
四、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 | 第43-45页 |
五、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| 第45-62页 |
第二章 CuI催化的Ullmann偶联串联反应 | 第62-98页 |
第一节 前言 | 第62-69页 |
一、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| 第62-64页 |
二、铜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| 第64-69页 |
第二节 CuI催化的高效构建1,4-苯唑-3-酮类化合物 | 第69-79页 |
一、1,4-苯唑-3-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| 第69页 |
二、1,4-苯唑-3-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| 第69-71页 |
三、CuI催化的Ullman偶联反应构建1,4-苯唑-3-酮骨架 | 第71-77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三节 Cul催化的高效构建异喹啉酮骨架 | 第79-87页 |
一、具有异喹啉结构片段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| 第79页 |
二、异喹啉结构的化学合成方法 | 第79-80页 |
三、CuI催化的构建异喹啉酮 | 第80-85页 |
四、本节小结 | 第85-87页 |
实验部分 | 第87-98页 |
一、实验仪器 | 第87页 |
二、1,4-苯唑-3-酮合成方法 | 第87-88页 |
三、氮杂七元环化合物数据 | 第88-93页 |
四、异喹啉酮合成方法 | 第93-94页 |
五、异喹啉酮化合物数据 | 第94-98页 |
第三章 碘催化的碳碳键氧化偶联及其在生物碱中的合成应用 | 第98-154页 |
第一节 前言 | 第98-105页 |
一、十九世纪的有机合成 | 第98-99页 |
二、二十世纪二战前的有机合成 | 第99-100页 |
三、R.B.Woodward时代的有机合成 | 第100-101页 |
四、E.J.Corey时代的有机合成 | 第101-102页 |
五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有机合成 | 第102-105页 |
第二节 碘催化构建吲哚C-3季碳的方法学研究 | 第105-122页 |
一、自然界中吲哚C-3季碳的背景介绍 | 第105页 |
二、C-3季碳结构构建的方法 | 第105-107页 |
三、偶联前体分子设计及合成 | 第107-111页 |
四、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| 第111-121页 |
五、氧化偶联反应的小结 | 第121-122页 |
第三节 碘催化的氧化偶联方法在全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22-136页 |
一、目标分子的选择 | 第122页 |
二、Spirotryprostatin A和B的合成背景 | 第122-128页 |
三、Spirotryprostatin B的合成 | 第128-134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134-136页 |
实验部分 | 第136-154页 |
一、实验仪器 | 第136页 |
二、片段合成 | 第136-142页 |
三、偶联反应研究 | 第142-147页 |
四、Spirotryprostatin B的合成研究 | 第147-154页 |
第四章 氨基酸促进的Cul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| 第154-162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154-155页 |
第二节 Cul催化的不同类型的Ullmann偶联反应 | 第155-1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2-176页 |
附录Ⅰ 关键化合物谱图 | 第176-190页 |
附录Ⅱ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| 第190-191页 |
致谢 | 第1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