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古代文学(~1840年)论文

论辛弃疾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10页
1 绪论第10-13页
   ·引言第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课题的学术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学术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1-13页
2 辛弃疾对屈原艺术成就的继承与创新第13-32页
   ·高山仰止的艺术成就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化用屈原语句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模仿屈赋创作第16-17页
   ·比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第17-23页
     ·“美人”内涵的拓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比兴对象的扩大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比兴手法的创新第22-23页
   ·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继承第23-28页
     ·不羁的想象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幻境的创造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神话的运用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新颖的修辞手法第27-28页
   ·悲秋意识的先河与继承第28-32页
3 辛弃疾对屈原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第32-53页
   ·爱国精神第32-40页
     ·屈原的爱国精神第32-34页
     ·辛弃疾的爱国精神第34-40页
   ·民本思想第40-44页
     ·“哀民生之多艰”——屈原的民本思想第40-41页
     ·“惠养元元”——辛弃疾的民本思想第41-44页
   ·狂士精神第44-49页
     ·屈原之狂的精神内涵第46页
     ·辛弃疾之狂的精神内涵第46-49页
   ·人格典范第49-53页
     ·屈原光辉峻洁的人格美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辛弃疾阔大弘毅的人格精神第50-53页
4 结语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的女性观初探
下一篇:彰显中国古代文论文本的特色思想--论宇文所安《中国文论:英译与评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