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角度创新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创新 | 第10-12页 |
2 风险投资的理论概述及理论借鉴 | 第12-16页 |
·风险投资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风险投资原理的经济学解释 | 第13-16页 |
·马克思的资本运动理论和两大部类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新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4-16页 |
3 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现状情况分析与经验总结分析 | 第16-24页 |
·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对美国风险投资业的评价 | 第17-18页 |
·英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8-19页 |
·对英国风险投资业的评价 | 第19页 |
·日本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对日本风险投资的评价 | 第20-21页 |
·对相关问题引发的思考 | 第21-22页 |
·从国外风险投资业发展经验中得到对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对策的启示 | 第22-24页 |
4 我国发展状况分析 | 第24-46页 |
·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状况及现状 | 第24-36页 |
·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缺乏足够成熟的法律法规 | 第36-37页 |
·缺乏通畅的退出机制 | 第37页 |
·资金来源渠道有待拓宽和优化 | 第37-38页 |
·相关制度环境还有待改进 | 第38-39页 |
·金融危机下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6页 |
·风险投资业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9页 |
·金融危机下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9-40页 |
·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评价模糊综合诊断模型 | 第40-42页 |
·实证分析计算 | 第42-46页 |
5 金融危机对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 | 第46-52页 |
·金融危机传导机制 | 第46-49页 |
·金融危机内部传导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金融危机外部传导机制 | 第47-49页 |
·风险投资运作机制 | 第49页 |
·金融危机对风险投资影响机制 | 第49-52页 |
6 金融危机对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| 第52-62页 |
·金融危机下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在的SWOT 分析 | 第52-57页 |
·风险投资行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优势(s) | 第52-53页 |
·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劣势(w) | 第53-54页 |
·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新的机遇(o) | 第54-55页 |
·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新的威胁(t) | 第55-57页 |
·SWOT 模型的定量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SWOT 模型四边形战略选择 | 第60-61页 |
·SWOT 模型分析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SO 战略选择 | 第61页 |
·利用机遇推动发展 | 第61-62页 |
7 金融危机下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对策 | 第62-70页 |
·充分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市场的引导推进作用 | 第62-63页 |
·加强风险投资的支持环境建设 | 第63-66页 |
·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的金融环境 | 第63页 |
·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 | 第63-64页 |
·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| 第64页 |
·完善中介机构的作用 | 第64-65页 |
·做好创业投资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工作 | 第65页 |
·企业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投资观念 | 第65-66页 |
·培养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 | 第66页 |
·投资主体多元化,加大引进国外风险资本的力度 | 第66-67页 |
·设计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| 第67-69页 |
·对外风险投资实施“走出去”发展战略 | 第69-70页 |
8 结论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| 第78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78页 |
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