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电子数字计算机(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)论文--外部设备论文--接口装置、插件论文

USB主机控制器IP核的研究与设计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8页
1 绪论第8-12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·USB 技术的产生、发展及特点第8-9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1-12页
2 USB 协议介绍第12-34页
   ·USB 结构体系简介第12-14页
     ·USB 系统描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·USB 总线拓扑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·USB 的机械电气特性第14-19页
     ·机械特性第14页
     ·电气规范第14-19页
   ·USB 数据流模型第19-24页
     ·USB 通信流第19页
     ·USB 传输的两个重要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传输类型和传输管理第20-24页
   ·协议层第24-29页
     ·包的组成——场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传输的基本单元——包第27-28页
     ·错误的检测与恢复第28-29页
   ·USB 主机第29-32页
     ·主机端软件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主机控制器第31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4页
3 USB 主机控制器设计方案第34-40页
   ·系统设计平台介绍第34-35页
   ·主机控制器IP 核的设计流程第35-37页
   ·主机控制器IP 核顶层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40页
4 USB 主机控制器子模块设计第40-62页
   ·主机控制模块第40-46页
     ·传输控制模块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包解析模块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包产生模块第44-45页
     ·SOF 的控制与发送第45-46页
   ·串行接口引擎第46-56页
     ·物理层接口设计第47-49页
     ·状态检测模块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位数据收发模块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包处理模块第52-54页
     ·CRC 模块第54-56页
   ·Avalon 总线接口模块第56-59页
   ·接收发送缓冲第59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2页
5 仿真与验证第62-72页
   ·功能仿真第62-67页
     ·仿真平台搭建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测试方案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64-67页
   ·FPGA 验证第67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2页
6 总结与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·论文总结第72-73页
   ·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工作展望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8页
附录第78页
 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DMS的红细胞变形性微通道芯片研究
下一篇:CO2激光写入旋转折变型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