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其他学科论文--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

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抑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前言第10-11页
第一部分 理论研究第11-20页
 第一节 抑郁证的古代中医药研究概况第11-13页
  1. 病名病位病因病机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2. 在治疗方面的认识第12-13页
 第二节 现代中医药治疗抑郁证进展第13-15页
  1. 病因病机研究第13页
  2. 抑郁证的分型论治第13-14页
  3. 自拟方治疗第14-15页
  4. 针灸治疗第15页
  5. 评价与展望第15页
 第三节 现代西医学对抑郁证的认识第15-20页
  1. 抑郁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第15-16页
  2. 抑郁证的发病机制第16-17页
  3. 抑郁证的临床诊断第17-18页
  4. 抑郁证的治疗第18-20页
第二部分 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0-24页
 第一节 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第20-22页
  1. 研究对象第20页
  2. 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3. 诊断标准第20-21页
  4. 病例选择第21-22页
 第二节 实施方法第22-23页
  1. 研究方法第22页
  2. 治疗方案第22页
  3. 观察指标第22页
  4. 疗效判定标准第22页
  5. 统计与分析第22-23页
 第三节 技术路线第23-24页
第三部分 研究结果第24-27页
 1. 一般临床资料第24-26页
   ·两组病人治疗前年龄、性别比较第24页
   ·两组病人发病年龄比较第24页
   ·两组病人病程比较第24页
   ·两组病人治疗前病情资料比较第24-25页
   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25页
   ·两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第25-26页
   ·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值的变化第26页
 2. 研究结果第26-27页
第四部分 分析与讨论第27-30页
 1. 中医学对抑郁证的认识第27页
 2. 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的组成及方意第27-28页
 3. 研究结果分析第28页
 4. 本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第28-30页
   ·试验设计方面第28-29页
   ·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方面第29-30页
第五部分 结语第30-31页
参考文献第31-33页
致谢第33页

论文共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证治规律的研究
下一篇: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