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导论 | 第10-29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7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5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第三节 研究相关动态 | 第18-27页 |
一、关于边缘化问题的研究 | 第18-23页 |
二、关于流域水电管理体制研究 | 第23-25页 |
三、关于三峡库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| 第25-27页 |
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27-29页 |
一、本文创新 | 第27页 |
二、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27-29页 |
第一章 区域开发与再开发理论概述 | 第29-38页 |
第一节 区域开发的目标 | 第29-31页 |
一、经济目标 | 第29页 |
二、社会目标 | 第29-30页 |
三、生态环境目标 | 第30页 |
四、文化目标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战略与模式 | 第31-33页 |
一、区域开发战略 | 第31-32页 |
二、区域开发模式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区域开发中的目标冲突 | 第33-38页 |
一、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冲突 | 第33-34页 |
二、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冲突 | 第34-35页 |
三、效益与公平的冲突 | 第35页 |
四、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冲突 | 第35-36页 |
五、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冲突 | 第36-38页 |
第二章 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产生 | 第38-51页 |
第一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概念的界定 | 第38-40页 |
一、三峡库区的范围界定 | 第38页 |
二、三峡库区的边缘化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水能资源开发的特点 | 第40-48页 |
一、开发目标的异化 | 第41-42页 |
二、开发方式的弊端 | 第42-43页 |
三、流域水电管理体制不完善 | 第43-46页 |
四、水能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公平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三峡库区的移民工程评价 | 第48-51页 |
一、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重要性 | 第48-49页 |
二、三峡库区移民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1页 |
第三章 对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分析 | 第51-92页 |
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重要性与特点 | 第51-53页 |
一、三峡库区的定位 | 第51页 |
二、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 | 第51-52页 |
三、三峡库区再开发的优势和劣势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的实证分析 | 第53-83页 |
一、几个需要事先说明的问题 | 第53-54页 |
二、库区与其他地区间差距 | 第54-68页 |
三、重庆库区经济、社会发展实证研究——基于SPSS主成份分析方法 | 第68-83页 |
第三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| 第83-92页 |
一、历史因素 | 第83-85页 |
二、现实因素 | 第85-88页 |
三、水电利益分配机制 | 第88-92页 |
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| 第92-106页 |
第一节 土耳其的GAP开发模式 | 第92-97页 |
一、土耳其的GAP开发模式介绍 | 第92-93页 |
二、土耳其水电建设管理体制介绍 | 第93-95页 |
三、土耳其的土地征用、移民安置与重建 | 第95-96页 |
四、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| 第96-97页 |
第二节 三峡库区的再开发路径选择 | 第97-106页 |
一、建立与库区相关联的水电开发配套机制,积极推行"三大补偿"措施 | 第98-99页 |
二、水电管理模式改进 | 第99-100页 |
三、着力解决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问题 | 第100-101页 |
四、全力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 | 第101-102页 |
五、加强库区基础设施建设 | 第102-103页 |
六、确立政策支持体系 | 第103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0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08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