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文献综述及课题提出 | 第12-32页 |
1.1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可逆加成-断裂链转移(RAFT)聚合概述 | 第13-19页 |
1.2.1RAFT聚合的提出及聚合机理 | 第13-15页 |
1.2.2RAFT试剂的分类与选择 | 第15-17页 |
1.2.3RAFT聚合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1.3单电子转移-“活性”自由基聚合(SET-LRP)概述 | 第19-24页 |
1.3.1SET-LRP的提出及反应机理 | 第19-20页 |
1.3.2SET-LRP适用的单体及催化体系 | 第20-22页 |
1.3.3SET-LRP的溶剂选择 | 第22-23页 |
1.3.4SET-LRP的优缺点 | 第23-24页 |
1.4嵌段共聚物概述 | 第24-30页 |
1.4.1嵌段共聚物的概念与制备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4.2高活性单体(MAM)和低活性单体(LAM)的嵌段共聚物 | 第25-26页 |
1.4.3P(MAM)-b-P(LAM)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 | 第26-30页 |
1.5课题的提出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基于单一RAFT方法的P(MAM)-b-P(LAM)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 | 第32-53页 |
2.1引言 | 第32-34页 |
2.2实验部分 | 第34-39页 |
2.2.1实验原料 | 第34-35页 |
2.2.2S-[1-(甲基)-4-(乙酸羟苯酯)]-O-乙基二硫代碳酸酯(CTA-OH)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2.2.3CTA-OH调控MA聚合的一般步骤 | 第36页 |
2.2.4CTA-OH调控BA和St聚合的一般步骤 | 第36-37页 |
2.2.5合成PMA-b-PVAc等嵌段共聚物的一般步骤 | 第37页 |
2.2.6O-苯基-S-[1-(苯乙基)]二硫代碳酸酯(PXPE)的合成 | 第37-38页 |
2.2.7PXPE调控BA,MA和St聚合的一般步骤 | 第38页 |
2.2.8光照条件下合成多种P(MAM)-b-P(LAM)嵌段共聚物的一般步骤 | 第38页 |
2.2.9测试与表征 | 第38-39页 |
2.3结果与讨论 | 第39-52页 |
2.3.1RAFT试剂CTA-OH的核磁表征 | 第39页 |
2.3.2以VAc为第一单体的聚合探究 | 第39-42页 |
2.3.3以MA为第一单体的聚合探究 | 第42-43页 |
2.3.4不同聚合度的MA聚合动力学探究及PMA的端基分析 | 第43-46页 |
2.3.5PMA的扩链动力学及PMA-b-PVAc嵌段共聚物的核磁表征 | 第46-49页 |
2.3.6高活性单体适用性的拓展 | 第49-50页 |
2.3.7PXPE调控的光诱导RAFT聚合对单体适用性的拓展 | 第50-52页 |
2.4结论 | 第52-53页 |
第三章基于RAFT和SET-LRP方法的P(MAM)-b-P(LAM)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 | 第53-66页 |
3.1引言 | 第53-55页 |
3.2实验部分 | 第55-59页 |
3.2.1实验原料 | 第55-57页 |
3.2.2合成PNVP和PVAc均聚物的一般步骤 | 第57页 |
3.2.3P(LAM)均聚物末端官能团转换的一般步骤 | 第57-58页 |
3.2.4合成PNVP-b-PBA与PNVP-b-PMA嵌段共聚物的一般步骤 | 第58页 |
3.2.5合成PVAc-b-PMA嵌段共聚物的一般步骤 | 第58页 |
3.2.6测试与表征 | 第58-59页 |
3.3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4页 |
3.3.1以NVP为第一单体的聚合探究 | 第59页 |
3.3.2NVP的聚合动力学探究 | 第59-61页 |
3.3.3VAc的聚合动力学探究 | 第61-62页 |
3.3.4扩链实验及单体适用性的探究 | 第62-64页 |
3.4结论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全文总结 | 第66-69页 |
4.1总结 | 第66-67页 |
4.2论文创新点 | 第67页 |
4.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85页 |
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| 第85-86页 |
附录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