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表目录 | 第11-13页 |
图目录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4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4-33页 |
·当前我国到了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历史阶段 | 第14-16页 |
·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? | 第16-26页 |
·国有企业创新激励缺乏的根源何在?国有企业创新激励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是否具有相关性或因果关系? | 第26-32页 |
·产权是造成国有企业创新缺乏的唯一重要性因素吗?经营者晋升和产品市场竞争会不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? | 第32-33页 |
·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说明 | 第33-36页 |
·研究思路、方法与各章内容安排 | 第36-39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各章内容安排 | 第38-39页 |
·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39-41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41-54页 |
·国企改革相关研究 | 第41-42页 |
·国有企业创新及其所面临的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| 第42-47页 |
·创新行为的独特属性 | 第42-44页 |
·国有企业创新所面临的制度环境 | 第44-46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及简要评述 | 第46-47页 |
·营者创新激励结构研究述评 | 第47-54页 |
·激励理论及其融合 | 第47-49页 |
·经营者创新激励结构及其相关研究 | 第49-54页 |
3 产权结构、制度根源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 | 第54-90页 |
·一个包含产权激励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模型 | 第55-69页 |
·模型假设 | 第55-60页 |
·模型求解 | 第60-66页 |
·模型经济含义 | 第66-69页 |
·实证检验之一:产权性质、经营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研发 | 第69-75页 |
·产权性质与上市公司研发 | 第69-72页 |
·营者持股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 | 第72-75页 |
·实证检验之二:政府干预、共同代理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 | 第75-88页 |
·实证假设的提出 | 第75-77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77-79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79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4 经营者晋升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 | 第90-119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0-92页 |
·经营者晋升锦标赛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 | 第92-93页 |
·一个包含产权激励和晋升锦标赛激励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模型 | 第93-105页 |
·模型假设 | 第93-96页 |
·模型求解 | 第96-102页 |
·模型经济含义 | 第102-105页 |
·实证检验之一:报酬差距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的激励效应 | 第105-110页 |
·实证对象与研究假设 | 第105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05-107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107-110页 |
·实证检验之二: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报酬差距的制约因素 | 第110-118页 |
·实证假设的提出 | 第110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10-112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112-1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5 产品市场竞争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 | 第119-131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19-120页 |
·理论模型 | 第120-125页 |
·实证检验 | 第125-130页 |
·实证准备 | 第125-127页 |
·实证结果 | 第127-1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0-131页 |
6 结论与政策含义 | 第131-141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31-133页 |
·政策含义 | 第133-138页 |
·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,减少其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 | 第133-134页 |
·精简政府规模,减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多头管理 | 第134-136页 |
·通过政策设计努力提升创新带给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边际收益 | 第136-137页 |
·完善经营者绩效考核制度和中长期激励机制 | 第137页 |
·重视经营者晋升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创新激励效应 | 第137-138页 |
·深化所有权改革,优化股权结构 | 第13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38-141页 |
尾注 | 第141-1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7-157页 |
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57-160页 |
致谢 | 第160-1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