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交叉矩阵的带宽仲裁算法设计与仿真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IP 网络概述 | 第12页 |
·QoS 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路由器概述和分类 | 第14页 |
·路由器的架构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的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交换网 | 第18-28页 |
·交换网简述 | 第18页 |
·交换网架构 | 第18-21页 |
·CrossBar 仲裁算法演进 | 第21页 |
·PIM 算法 | 第21-22页 |
·iRRM 算法 | 第22页 |
·Islip 算法 | 第22-24页 |
·仲裁迭代次数 | 第24-25页 |
·交换网的流控和QoS | 第25-26页 |
·新的架构 | 第26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电子系统级建模 | 第28-34页 |
·电子系统级(ESL)概述 | 第28页 |
·电子系统级方法学 | 第28-30页 |
·System C 建模方式 | 第30-32页 |
·SystemC 建模风格 | 第30-31页 |
·SystemC 编码 | 第31-32页 |
·ASIC 设计语言比较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带宽仲裁算法设计 | 第34-43页 |
·交换系统流程 | 第34-36页 |
·带宽仲裁算法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Islip 仲裁算法改进 | 第38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仿真结果 | 第43-56页 |
·交换网ESL 模型 | 第43-45页 |
·架构建模 | 第43-44页 |
·接口类型 | 第44-45页 |
·多打一流量模型 | 第45-50页 |
·一打一模型 | 第46-48页 |
·二打一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优先级模型 | 第49-50页 |
·ON_OFF 流量模型 | 第50-53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51-52页 |
·ON_OFF 多打一模型 | 第52-53页 |
·FULLMESH 流量模型 | 第53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