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处理石煤提钒工艺及相关理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2页 |
·钒的性质、资源及应用 | 第12-17页 |
·钒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主要化合物 | 第12-13页 |
·钒的资源 | 第13-14页 |
·钒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·钒的生产、消费及市场前景 | 第16-17页 |
·石煤提钒工艺进展 | 第17-30页 |
·钠化焙烧—浸出工艺 | 第17-20页 |
·无盐焙烧—浸出工艺 | 第20-23页 |
·钙化焙烧—浸出工艺 | 第23-25页 |
·复合盐焙烧—浸出工艺 | 第25-26页 |
·直接酸浸工艺 | 第26-29页 |
·直接碱浸工艺 | 第29页 |
·硫酸化焙烧工艺 | 第29-30页 |
·选矿—酸浸工艺 | 第30页 |
·气相提钒工艺 | 第30页 |
·微生物提钒工艺 | 第30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硫酸体系中石煤浸出动力学研究 | 第32-5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7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34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4-35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51页 |
·反应条件对浸出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·石煤浸出动力学研究 | 第40-51页 |
·宏观动力学的建立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三章 难处理石煤强化浸出工艺研究 | 第52-6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2-53页 |
·选择强化浸出剂的步骤 | 第52页 |
·新型加热设备的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正交实验的设计 | 第5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1页 |
·不同强化浸出添加剂作用下的浸出效果 | 第53-55页 |
·不同加热方式下的浸出效果对比 | 第55页 |
·正交实验结果 | 第55-58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58-59页 |
·逆流浸出实验 | 第59-60页 |
·氟化钙对钒浸出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四章 浸出液中钒的回收工艺研究 | 第63-8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3-64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63页 |
·实验流程 | 第63-6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4-82页 |
·沉淀—转溶法分离钒的工艺研究 | 第64-73页 |
·萃取法分离钒的工艺研究 | 第73-78页 |
·五氧化二钒的制备 | 第78-80页 |
·沉钒母液的处理 | 第80-81页 |
·废水处理 | 第81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五章 石煤提钒新技术的工业化中试试验研究 | 第84-95页 |
·试验部分 | 第84-89页 |
·中试原料 | 第84-85页 |
·中试试验流程 | 第85-86页 |
·中试主要设备 | 第86-88页 |
·中试设备连接图 | 第88-89页 |
·中试工艺流程简介 | 第89页 |
·中试结果 | 第89-94页 |
·矿石破碎 | 第89页 |
·硫酸浸出 | 第89-90页 |
·钒的萃取 | 第90-92页 |
·沉钒母液中钒的回收 | 第92-93页 |
·废水处理 | 第93页 |
·物料消耗 | 第93-94页 |
·中试结论 | 第94-9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·结论 | 第95-96页 |
·展望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108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