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冷带轧机工作辊温度场建模仿真与实验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| ·轧辊热行为 | 第12-14页 |
| ·轧辊热辊形概念 | 第12页 |
| ·轧辊热行为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·轧辊热行为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轧辊温度场模型及数值分析 | 第14-22页 |
| ·数值研究法 | 第14-20页 |
| ·公式研究法 | 第20-21页 |
| ·解析研究法 | 第21页 |
| ·实验研究法 | 第21-22页 |
| ·课题的主要内容,目标和意义 | 第22-25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| 第2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| 第2章 工作辊温度场与热行为 | 第25-46页 |
| ·传热基本理论 | 第25-29页 |
| ·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| 第25-26页 |
| ·热边界条件的基本处理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工作辊热量计算微分方程 | 第27-29页 |
| ·冷轧轧辊温度场数学模型 | 第29-39页 |
| ·变形热 | 第30-31页 |
| ·摩擦热 | 第31-34页 |
| ·轧制区传递到轧辊的热量 | 第34-35页 |
| ·轧辊空冷散热 | 第35-36页 |
| ·轧辊水冷散热 | 第36-37页 |
| ·轧辊和支撑辊接触散热 | 第37页 |
| ·导热系数 | 第37-38页 |
| ·轧辊热量出入 | 第38-39页 |
| ·工作辊与周围介质换热系数 | 第39-43页 |
| ·工作辊与带钢之间的换热系数 | 第40页 |
| ·工作辊与冷却液之间的换热系数 | 第40-43页 |
| ·工作辊与空气之间的换热系数 | 第43页 |
| ·轧辊温度场分析中的参数 | 第43-45页 |
| ·温度场分析中的输入参数 | 第44页 |
| ·温度场分析中的影响参数 | 第44页 |
| ·温度场分析中的输出参数 | 第44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3章 有限元理论与ANSYS 软件 | 第46-59页 |
| ·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| 第46-53页 |
| ·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| 第46-48页 |
| ·有限变形的应力应变描述 | 第48页 |
| ·虚功方程 | 第48-49页 |
| ·本构方程 | 第49-50页 |
| ·刚度矩阵 | 第50-52页 |
| ·非线性有限元法的求解 | 第52-53页 |
| ·有限元软件概述 | 第53-55页 |
| ·通用有限元软件发展 | 第53-54页 |
| ·ANSYS 软件简介 | 第54页 |
| ·ANSYS 软件的优势 | 第54-55页 |
| ·ANSYS 热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ANSYS 热分析介绍 | 第55-56页 |
| ·ANSYS 传热模式 | 第56-57页 |
| ·基于APDL 程序语言的有限元仿真 | 第57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4章 工作辊有限元仿真分析 | 第59-73页 |
| ·300 轧机工作辊温度场模型 | 第59-61页 |
| ·热传导区域划分 | 第59-60页 |
| ·300 轧机冷轧工作辊的热交换 | 第60-61页 |
| ·边界条件的简化和等效 | 第61页 |
| ·APDL 参数化语言温度场程序 | 第61-63页 |
| ·工作辊温度场分析 | 第63-68页 |
| ·工作辊热变形分析 | 第68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5章 300 轧机实验研究 | 第73-89页 |
| ·轧机实验系统简介 | 第73-78页 |
| ·300 轧机的构成 | 第73-76页 |
| ·300 轧机程序化实验系统 | 第76-78页 |
| ·工作辊温度场实验 | 第78-82页 |
| ·实验参数和条件 | 第78-79页 |
| ·工作辊温度测量 | 第79-80页 |
| ·热像图分析与处理 | 第80-82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| 第82-84页 |
| ·空转工作辊温度场实验 | 第84-87页 |
| ·实验背景和参数 | 第84-85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85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| 结论 | 第89-9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94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-9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