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体化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3页 |
·小城镇水污染现状与特征 | 第9-11页 |
·小城镇水污染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9-11页 |
·小城镇污水特征 | 第11页 |
·氮磷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 | 第11-14页 |
·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危害 | 第12-13页 |
·水体富营养化防治 | 第13-14页 |
·生物脱氮除磷 | 第14-21页 |
·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·生物脱氮除磷机制 | 第19-21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、意义与思路 | 第21-23页 |
·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的科技需求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A/O一体化生物脱氮除磷实验研究 | 第23-42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连续运行实验 | 第28-36页 |
·连续运行实验效果 | 第28-30页 |
·A/O系统中主要指标的浓度变化 | 第30-31页 |
·COD/TKN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回流比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停留时间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生物相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间歇运行实验 | 第36-41页 |
·硝酸盐对磷释放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硝酸盐对COD降解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硝酸盐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硝酸盐对NH_3-N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硝酸盐对pH值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A/O一体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设备研制 | 第42-48页 |
·设计目标、原理与工艺路线 | 第42-44页 |
·设计目标 | 第42-43页 |
·设计原理 | 第43-44页 |
·工艺流程 | 第44页 |
·一体化中试设备设计 | 第44-46页 |
·设计参数的确定 | 第44-45页 |
·主要参数优化 | 第45-46页 |
·主体设备 | 第46页 |
·附属设备与配套设施 | 第46-48页 |
·附属设备 | 第46-47页 |
·配套设施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A/O一体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| 第48-60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中试期间各污染负荷的去除效果与变化规律 | 第49-55页 |
·总磷去除效果与除磷规律 | 第49-51页 |
·总氮与氨氮去除结果与脱氮规律 | 第51-53页 |
·COD_(cr)去除效果 | 第53页 |
·BOD_5去除效果 | 第53-54页 |
·pH值变化规律 | 第54-55页 |
·中试效果评价 | 第55-58页 |
·评价标准 | 第55-56页 |
·在线检测 | 第56-57页 |
·生物镜检 | 第57页 |
·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0-62页 |
·结论 | 第60页 |
·建议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