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1章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五种情形 | 第10-17页 |
·"农嫁农"妇女两头失地 | 第10-11页 |
·嫁农女子回娘家种地何其难 | 第10-11页 |
·出嫁女子的责任田无条件抽出 | 第11页 |
·"农嫁非"妇女土地权益被剥夺 | 第11-13页 |
·一地迁入另一地,收益分配"打三折" | 第11-12页 |
·有户口,不分配土地、不予收益分配 | 第12页 |
·有户口、有承包地,无缘收益分配 | 第12-13页 |
·婚后户口未迁,但户主退田、未获收益分配 | 第13页 |
·招上门夫婿的妇女土地权益遭限制 | 第13-14页 |
·上门夫婿入不了户,婚后无儿田被抽 | 第13页 |
·上门夫婿难落户、孩子户空挂,承包地、收益分配无份 | 第13-14页 |
·上门夫婿虽落户,收益分配时夫妻均成权利"黑户" | 第14页 |
·离婚、丧偶妇女土地权益得不到保护 | 第14-16页 |
·问卷调查反映的隐忧 | 第15页 |
·离婚后户口在前夫村,有关义务照常履行,权利却被前夫独占 | 第15-16页 |
·离婚外嫁后不能依约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费 | 第16页 |
·未婚女青年的土地权益受损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剖析 | 第17-22页 |
·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立法不完善 | 第17-19页 |
·法律缺陷:体系不健全,内容缺失或矛盾 | 第17-18页 |
·乡土背景:村民自治权被滥用,村规民约与法相悖 | 第18-19页 |
·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实施不到位 | 第19-22页 |
·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的表现 | 第19-20页 |
·受侵害的文化根源:父权和男权思想 | 第20页 |
·受侵害的客观原因:资源紧张与利益驱动 | 第20-21页 |
·受侵害的市场环境: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不发达 | 第21页 |
·受侵害的自身因素:法律知识匮乏,维权意识淡薄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探究 | 第22-28页 |
·完善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立法 | 第22-24页 |
·弥补法律缺陷 | 第22-23页 |
·理顺村民自治与法治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确保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顺利实施 | 第24-28页 |
·摒弃歧视妇女的旧思想旧文化 | 第25页 |
·建公田预留机动用地 | 第25-26页 |
·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发育 | 第26页 |
·加大宣传教育营造维权氛围 | 第26-28页 |
结语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3页 |
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