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微生物学(兽医病原微生物学)论文--病原细菌论文

狐源肺炎大肠杆菌秦皇岛地区分离株毒力与耐药性检测

缩略词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22页
    1.1 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第12页
    1.2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形态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培养特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生化特性第13页
    1.3 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内毒素致病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外毒素致病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黏附素致病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外膜蛋白(OMPs)致病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大肠杆菌血清型致病第15页
    1.4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生物化学机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遗传机制第18页
    1.5 大肠杆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机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β-内酰胺类耐药机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四环素类耐药机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磺胺类耐药机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 1.6 研究意义第20-22页
第二章 狐源肺炎E.coli的分离培养、鉴定第22-30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试剂、材料及仪器设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培养基第23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病料来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细菌分离培养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大肠杆菌(E.coli)形态观察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细菌的鉴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菌株冻存第25页
    2.3 结果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细菌分离培养及镜检结果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细菌生化鉴定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16SrRNA鉴定结果第27-28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28-29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狐源肺炎E.coli致病性试验、毒力基因及血清型检测第30-41页
    3.1 试验材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菌株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动物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细菌活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检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大肠杆菌动物回归试验第34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3.4 分离菌株毒力基因与血清型相关性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3.5 讨论第39-40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狐源肺炎E.coli耐药表型及耐药性分析第41-49页
    4.1 试验材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菌株来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主要耗材及仪器第42页
    4.2 试验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细菌复苏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菌液制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药敏试验及判定标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判定标准第43-44页
    4.3 药敏试验结果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分离菌株的多重耐药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6-48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狐源肺炎E.coli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第49-65页
    5.1 试验材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菌株DNA模板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要试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主要仪器设备第49-50页
    5.2 试验方法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DNA模板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细菌抗性基因检测第50-53页
    5.3 分离菌株抗菌药物抗性基因检测结果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四环素类药物抗性基因检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性基因检测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β-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性因检测第61页
    5.4 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5.5 讨论第62-64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64-65页
结论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2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源时间序列数据的建模分析与预测
下一篇:基于藻菌共生体系强化微藻对奶牛养殖厌氧消化液处理的效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