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--环境保护法论文

我国碳税立法相关问题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引言第8-11页
    (一) 选题依据第8页
    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8-10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0-11页
一、碳税概述第11-16页
    (一) 碳税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碳税的起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碳税的定义第11-12页
    (二) 碳税的法律价值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外在的工具性价值—促进碳减排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内在的非工具性价值—彰显环境正义第12-13页
    (三) 碳税的理论基础分析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外部性及庇古税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双重红利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公共产品理论第15-16页
二、中国碳税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16-21页
    (一) 必要性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是国际环境责任分配的必然结果第17-18页
    (二) 可行性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碳税征收技术已完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经济模型论证已充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相关政策支持已到位第19-21页
三、我国碳税立法的困境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(一) 两种立法模式各有利弊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独立型的利弊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融入型的利弊分析第22页
    (二) 环境正义原则实现的困境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碳税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区域碳排放差异影响碳税征收公平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分配正义难以实现第25-26页
四、域外经验的借鉴第26-30页
    (一) 国外相关立法简述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芬兰的碳税法律制度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瑞典的碳税法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英国的碳税法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加拿大的碳税政策第28页
    (二) 国外碳税立法的经验借鉴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遵循税收中性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注重碳税征收公平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按化石类能源碳含量征收碳税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、贯彻税收效率原则第30页
五、我国碳税立法的建议第30-35页
    (一) 采取融入型环境税的立法模式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融入型环境税立法模式的优势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融入型环境税立法模式的实现方式第31页
    (二) 碳税制度设计应追求并遵循环境正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建立税收优惠与减免机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征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推广“企业公民”的理念第32页
    (三) 具体建议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明确纳税主体和征收范围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合理的计税依据与税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税收收入的归属与分配必须公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征管责任与救济第34-35页
参考文献第35-37页
谢辞第37-38页
个人简历第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层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斜放盒式多筒结构研究
下一篇:我国环境侵权救济基金适用问题研究